根據市調公司Dataquest統計,2001年第2季全球PC銷量比2000年同期下滑1.9%,全球前5大PC商背負了龐大的庫存。微軟甚至認為,PC在2002年6月前僅有個位數的成長。

另一家市調公司IDC的調查也與Dataquest接近,Q2 PC的出貨下滑2%,雖然日本與中國的穩定成長彌補了美國的下滑,但亞太區除了印度正常成長,其他地區的PC已開始趨緩。Dataquest:Q2全球PC出貨量僅3,040萬台

Dataquest表示,全球Q2在PC的出貨量僅有3,040萬台,與2000年同期相較,PC負成長了1.9%,今年4月間,原本穩坐全球PC第一位的康柏把寶座讓給戴爾,雖然全球PC主要廠商的排名出現變換,但是全球PC成長趨緩已是不爭的事實,且PC的利潤越來越薄。

2001年適逢IBM發明PC以來的第20個年頭,但今年Q2卻首度出現自PC發明以來的銷量負成長,另一家市調機構IDC的調查也與Dataquest的統計接近,今年Q2的PC較2000年同期下滑2%,銷售總量僅有2,980萬台,包括戴爾、康柏、HP等都背負了龐大的庫存。

IDC表示,過去PC時代的兩大龍頭Windows與Intel,仍然不斷升級,但是消費者使用電腦2-3年後還可以因應需求時,升級意願便消失,電腦的使用期限被拉長,因此PC產業快速成長的狀況已經成為歷史,這代表了PC已是成熟產業,成長的幅度有限。PC Data:亞太區PC成長只有印度維持正常

PC Data的調查則顯示,若在1999年的基礎上,2000年PC的銷量萎縮了1%,而且在傳統的旺季12月卻不升反跌,應聲下滑了24%,這樣的結果不僅讓康柏、HP、蘋果電腦等公司出現大量的庫存,同時連帶使台灣的代工廠商遭殃,自今年初以來陸續傳出裁員。

而逐漸成為全球PC製造重鎮的亞太區,雖然連續數季以來都出現明顯的成長,但是PC Data卻持不同的看法,PC Data認為亞太區的日本與中國雖然彌補了美國PC的下滑,但是這個成長並不健全,只有印度還算得上是穩定成長,其餘地區恐怕要面臨PC成長趨緩的命運。

PC Data指出,2001年1-3月PC的銷售量較2000年10-12月的銷量下滑了7%,代表今年初以來PC的銷售量並為止跌回升,而日前才剛做出PC預測的微軟,也預估到2002年6月為止,全球PC的成長率可能只維持個位數的成長,各家PC廠商的警報還要拉一段時間。中外PC商未雨綢繆,亞太可能爆發價格戰

如果以聯想到今年3月的2000財年來看,聯想營業額成長了56%,純利上升79%,達到8.6億人民幣(約合新台幣36億),但是毛利率卻從12.68%下滑到12.15%,聯想毛利的下滑也代表中國的PC利潤日漸微薄。

PC Data表示,從中國當地廠商的毛利下滑以及全球PC的發展仍未見好轉來看,今年下半年開始就可能醞釀出新一波的市場競爭策略,最有可能的就是打流血價格戰,再加上亞太地區PC成長快速,發動價格戰將是最容易刺激買氣的方法。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