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發展全球資訊服務的EDS,其台灣據點EDS中國嘉通
近日除了持續加溫在地服務外,還計畫打造台灣成為EDS北亞區的資源服務中心(Resources Center)。

根據愛迪西(IDC)的資料顯示,全球資訊服務市場未來幾年將以12%的幅度向上成長,預計到了西元2005年,整體資訊服務市場規模將可達7000億美元。EDS中國嘉通在台灣區的業務70%以上的業務來自金融機構,其中又屬信用卡資訊系統建置最為專長,目前在台灣已有19家長期合作的金融業客戶。
打造EDS台灣成為北亞資源中心

EDS十分看好北亞區的市場潛力,目前在台灣、澳洲以及紐西蘭設有電腦中心,EDS中國嘉通董事長兼總經理殷允中表示,因地緣、語言以及文化上的隔閡,使得台灣地區相較其它兩個區域更具有競爭優勢,再加上台灣地區EDS的發展,特別是金融業,相較於其它北亞區EDS的發展又迅速許多,所以,目前在相關技術支援以及顧問服務上,台灣地區經常支援香港、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所需的系統建置服務。

有鑑於此,EDS中國嘉通將提升台灣區的服務層級,並計畫設在台北的「電腦中心」(一般稱作客戶委外中心)至少經過一年時間後,可提升成為EDS北亞區的資源服務中心(Resources Center)。EDS中國嘉通副總經理區啟德表示,目前台灣地區的電腦中心在系統建置上已經符EDS全球電腦中心的標準,不過在程式設計人員以及分析師方面,則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培養,目前無法瞬間提升相關能力,在這一部分至少需要1至兩年的時間才可養成。
獲利模式分為兩種

區啟德表示,目前EDS中國嘉通的獲利模式可分為兩種,舉信用卡為例,EDS中國嘉通除了會依照「用戶數」與發卡銀行收取系統費用外,每個月還會依照發卡銀行用戶的刷卡次數向發卡銀行酌收部分的費用。

他表示,EDS中國嘉通目前與企業所簽的約一般都是七年以上,這樣的簽約方式除了減少企業在一開始負擔過多的費用並分擔企業風險外;對於EDS中國嘉通而言,在與企業合作的過程中會逐漸瞭解企業的商業模式,並可藉此發掘企業隱含的商機所在。在簽約的年限上,EDS中國嘉通一般與企業簽約七年以上的長久合約,至於美國EDS方面更是達10年以上。

硬體的獲利空間在近幾年來逐漸被市場壓縮,反倒是過去半買半送的軟體,在近幾年來反而獲得了較平等的待遇,除此之外,資訊服務的獲利在近幾年來持續被市場看好,EDS中國嘉通業務在去年在不景氣中業務仍然逆勢上揚,去年營收為新台幣12億元,較前年成長幅度達6%,以公司利潤而言,成長更達16.5%,除了EDS中國嘉通之外,IBM在資訊服務也可與之相互匹敵,IBM在資訊服務上的營收,已達IBM整體營收的四成,台灣IBM也有三成以上的營收是來自資訊服務上。

EDS以及中國嘉通原先為兩家完全不同的公司,EDS在美國發展全球資訊服務,而中國嘉通原為中國信託、嘉新水泥以及神通點腦合資的公司,專注發展金融業的資訊服務,成立近20年,因兩家公司業務相近,美國EDS便併購中國嘉通,中國嘉通成為EDS台灣據點,並更名為EDS中國嘉通。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