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純網銀在2021年會一一出現在金融市場,傳統銀行得抓緊IT轉型腳步,在競爭且變動急速的市場中,才能快速、更彈性地反應顧客的需求變化。攝影/洪政偉

2年多前,純網路銀行的出現,在臺灣金融業掀起一陣波瀾,3家純網銀的一舉一動,至今仍是金融業界目光的焦點。大家好奇的是,純網銀將會如何顛覆數位金融服務的面貌,同時,又會對傳統銀行帶來何種威脅,有多少顧客又會被純網銀瓜分走。

相較於傳統銀行的系統包袱,純網銀的最大優勢是,擁有全新的機會可以重新打造一家銀行。能選擇在開業第一天,就採用新一代的架構與技術,如微服務架構,將服務微小化,讓服務本身的變動彈性提高,來支持產品與服務推出市場的速度。

像是樂天國際銀行,就採用了微服務架構,將不同業務邏輯切分獨立成數個微服務,以組合微服務的方式建構大型系統,可彈性針對負荷大的微服務來擴充服務能力,並可在定期系統升級時,進行局部微服務升版,而不再侷限於過往單一架構下,需進行整體服務升版。

純網銀採用的新一代架構,其實也是網路公司慣用的作法,未來,數位金融服務改版的速度,也要達到像網路公司服務改版一樣快。而純網銀重用技術來提供金融服務,興許也會為銀行業樹立起技術標竿。

業務競爭驅動IT轉型,各家銀行紛紛動起來

近年,大多數銀行早已吹起數位轉型的號角,純網銀的出現,更刺激銀行加快推動數位轉型的腳步。為了將銀行的數位金融服務,更快、更便捷、更加穩定地提供到顧客手上,銀行業紛紛啟動IT改造計畫。惟有如此,才能實現Bank 4.0中,金融服務無所不在的概念,金融機構必須IT轉型的趨勢,已勢不可擋。

然而,每家銀行的IT轉型之路,走的方向不盡相同。許多銀行選擇直接轉換核心系統,更有銀行直接打掉重練,自行設計並打造出新一代核心系統。當然,也有不汰換核心系統的作法,有銀行先從打造中臺架構開始,將服務集中到中臺,以減輕核心系統的負擔。不過,各家都有一個共通點,大多圍繞著小核心、大周邊的系統架構,以求產品與服務能彈性組成,並快速推出市場。

這兩年,有不少銀行展開核心系統轉換的計畫。中國信託金控在2018年新增技術長一職,第一步就是在金控端發起一項IT轉型計畫,來打造中國信託的現代化IT系統架構,計畫用2到3年時間,不再以產品為角色,而從本質上來改變中國信託的IT架構。

不過,因為各子公司IT系統的成熟度與業務重點不一樣,所以,中國信託先從業務模式全面盤點系統,進行系統整併、淘汰、歸類與分離等變革。先將核心系統瘦身,再加上系統架構梳理,才能讓核心系統現代化,讓核心系統精簡到只提供必需功能。

或像是凱基銀行,早在2019年1月上線新一代核心系統。先全面拆解過往綁在核心系統的功能,將不需要的部分拆離,尤其將需彈性配合前臺的後端功能,直接轉移到前臺系統中,讓IT可快速配合使用者介面與客戶體驗來調整這些業務功能。而前臺系統與核心系統,也只有必要的帳務交易往來時,再透過中介系統ESB來介接。

永豐銀行也在2019年夏天,升級國內總行的核心系統,目前也正持續升級海外分行的系統,預計2021年前,要完成所有海外分行與子行第一階段核心系統升級。永豐必須升級的原因是,面臨了批次處理的瓶頸。透過升級換成新架構後,批次處理大概能省下過往一半的時間。甚至,永豐銀國內所用的核心系統,現在已經可以做到不停機換版,比如,為了配合業務更新程式版本,可以採取不停機換版。

2020年下半,也有另外兩家大型銀行大規模展開核心系統轉換。一家是台北富邦銀行,在10月進行新銀行系統升級,也是為了加快服務效能、提升產品上市速度、擴充與第三方合作的靈活性,藉此提升客戶服務體驗。

另一家則是玉山銀行,歷經4年多籌備、開發與建置,在8月正式上線自行開發設計的新一代銀行核心系統,乃臺灣金融業首例,以開放的雲端原生技術、微服務架構打造。要以此作為玉山金控科技發展及數位轉型的關鍵基礎工程。

玉山銀行這套採用開放平臺技術與微服務架構的核心系統,可以因應數位時代瞬間大量交易。同時在設計時,納入未來業務發展的彈性,透過各項參數化設計,比如可以針對利率、期間、額度、付息週期等各項設定快速調整,加速各項金融商品推出的效率。

這樣業務發展的彈性設計,樂天純網銀先前也展示過。未來,樂天銀行開立臺幣定存的新功能與介面中,用戶可自行選擇定存期別,最短的定存存款期別為7天,也有14天、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的選擇,在介面上能清楚看到年利率、領息方式,就連續存方式也更有彈性選擇,包括了本金續存、本息續存、不續存等選項,用戶更能一次看到定存後,預期可領取的利息總額。這種跳脫以往產品導向,轉為以客戶為中心所設計的服務,也是銀行逐漸轉變的思維。

核心系統轉換是大多數銀行選擇的作法。不過,國泰世華銀行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不立即汰換核心,而是採取2項策略。一是強化核心的穩定性,另一策略是採取中臺架構的設計,將外圍系統分散各地的業務邏輯集中到中臺,讓中臺服務能支援多通路運作,也將核心系統中,不該放在核心的服務也集中到中臺,來減少核心系統的負擔。

更在2年前,開始打造中臺微服務,同時引入私有雲容器化平臺,採用以K8s為核心的商用容器平臺產品。這2年以來,更持續將越來越多的服務轉移到中臺,也逐漸成為各項金融服務運作的關鍵,截至2020年11月,國泰世華內部單日就有超過2,400萬次的交易,是透過中臺呼叫各項服務。甚至,國泰世華也正在採取核心微服務化策略,要將許多核心交易,包含以往在舊平臺的交易也都轉移到中臺來執行,以確保核心的穩定。國泰的策略走向,使他們在保有核心系統的穩定下,又能兼顧將創新產品快速推出市場,因應市場的競爭態勢。

泛公股銀行IT轉型不落人後

不只民營銀行衝得快,幾家泛公股銀行IT轉型的腳步也跟得緊。好比兆豐銀行,在2019年底上線了採用微服務架構與容器技術打造的新一代行動銀行,新一代網銀則在隔年4月上線。兆豐銀行採用容器技術最根本的原因是,讓銀行的反應快,面對爆量需求時,用容器作法,才能橫向擴充。

此外,兆豐銀也計畫將整套核心系統換掉,將採取新舊系統雙軌並行,逐步汰換系統,預估需要3到5年進行汰換。兆豐銀也在2020年8月上線核心系統的讀寫分離,比如系統查詢已移出,用戶大量的查詢需求,會從這份匯出的資料副本提供,而不是進到核心系統查詢。

彰化銀行也已計畫在2021年開始推動核心系統大升級。而為了更快速反應市場變化,在銀行資訊系統架構,彰銀計畫導入平臺化、模組化、API化、容器化的微服務技術架構,來優化現有的系統架構,作為數位轉型的基礎。彰銀希望,以服務為導向,取代過去以業務為導向的作法,來打造可彈性組合和擴充的功能模組。第一步,將先從分行端末系統開始,目前已經在進行升級規畫。

此外,第一銀行也預計在2020年建置完成新一代服務中臺,將重新打造多個數位通路的中後臺,包括網銀、原有行動App、還有新的行動銀行App,都要改用微服務、容器技術來重新架構。而且,一銀會將不同通路所用的技術或元件,都集中到服務中臺,等到新的ESB架構和服務中臺建置完成,可以更容易進行各種流程的串接。

比如,客戶有哪些帳戶,每個帳戶存款資訊,所用利率,可用優惠查詢等功能,可能分散到不同的微服務模組,或是打包到不同的程式中,再利用新一代服務中臺來整合各種不同的資訊,再提供到原有行動App或行動銀行App上,這是一銀想達到的彈性。此外,一銀也決定在2021年2月啟動為期3年以上的核心系統建置計畫,重塑銀行的數位心臟。

未來,數位金融服務的樣貌將有更多值得想像的的空間,首先,銀行得打穩IT地基,在競爭且變動急速的市場中,才能快速、更彈性地反應顧客的需求變化。即便是坐擁顧客的傳統銀行,都要跟上這波IT轉型趨勢,才不會成為被時代淘汰的一群。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