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攝影/余至浩

日前,由創投公司Hive Ventures與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合作共同發布一份長達69頁的2021年台灣企業AI趨勢報告,從這份報告,除了反應出臺灣各產業在AI導入最新情況,以及未來技術應用趨勢,甚至透過其建立的企業AI成熟曲線,也能得出不同行業當前AI發展的成熟程度。
這份企業AI報告是Hive Ventures與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以及多家新創公司合作,從今年1月到2月一共花了2個多月時間完成的調查報告,247家企業的參與調查,通過多達60個題項,了解各產業在AI導入情況,以及未來計畫。受訪者橫跨了多個不同行業,且一半是屬於中大型企業,多數為破千人的大型企業,另一半則是200人以下中小企業。

該報告還依據各家企業在資料、團隊、營運準備完備程度來綜合評分,進而得到這些企業的整體AI成熟度。以產業來看,相較於其他產業,銀行與金融業的AI整體成熟度最高,製造業的成熟度雖然因不同公司發展分化,有相當程度落差而排名居中,但製造業中的高科技製造業的成熟度很高,不少都是AI已經落地的企業,至於AI整體成熟度最低則是零售業,落後其他行業。

該報告也將企業導入AI整體過程中,再細分為7個不同等級的階段,並對應到三個不同導入時期,其中準備期是階段0和階段1,指的是準備導入、建立數據為主,當進到2、3階段,則是導入期,在這個階段,企業開始定義出應用場景和進行開發和PoC實驗,實驗成功就會進到模型落地的階段,也就是第4階段,企業開始將AI運用到生產和日常業務當中,並且獲得初步成果。這個階段開始加大投資,也就進到了第三個規模化時期,到了階段5的企業已經能夠將AI橫向擴散到其他更多部門,部署到更多不同業務。這時,AI開始走入非技術人員的範疇,到了最後的第6階段,AI已經成為企業DNA,融入到企業每個營運環節之中。

根據該份調查顯示,約84%企業已經開始導入AI,甚至有的已經成功落地AI模型,並且進到擴大應用的階段,另外腳步較快的企業,目前已進到階段4,開始將AI擴大導入在企業各部門,比例約有2成左右。不過,還沒導入未來準備導入者也有將近1成多(15.7%)。

該調查也發現,企業導入AI最主要目標,不再以傳統降低成本為優先目標,反倒是將提高組織效率與增加新收入來源視為首要任務,兩者合計就占了一半比例,至於降低成本僅占1成多,反應出臺灣企業心態上開始轉變。

在AI儲備人才上,調查顯示,由於臺灣資料科學家的分布已經近似於美國2018年人才分布,人才儲備開始到位,也使得企業在模型開發的速度正在倍數加快,例如,原來已開發十多個AI模型的企業,預計今年模型產量都將翻倍,將形成驅動AI加速發展的動力。而企業AI模型部署方面,臺灣大部分企業在AI模型部署比率都有超過20%,高於全球平均(13%)。

從未來AI應用導入趨勢來看,該調查指出,企業開始從生產效率轉向營運為主的AI應用,並且從以往的單點試驗進到多點橫向展開。其中銷售與營銷,仍然是臺灣AI應用投資的主力,另一方面,製造與零售業也將AI的投入轉向物流和倉儲,來加快組織效率,例如倉庫自動化、庫存預測、提貨自動化等。與此同時,資安的投資力道將加大,將成為未來幾年另一個熱門領域。

另從新技術採用來看,該調查也顯示,雖然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仍是企業未來熱門導入技術,但企業未來也將轉向更深層次的AI應用與更快的實驗,包括採用AutoML技術來進行更快實驗,解決不同業務問題,同時增加決策智能的投資,另外數位雙生的技術的投資亦將增加。

在這份調查中也反應出,企業AI導入期基礎建設過程有3大挑戰,分別是數據蒐集(19.1%)、證明商業案例(14.4%),以及開發有用模型(11.1%)。而且每進到一個新階段遇到挑戰亦有所不同,像是隨著更多模型的開發和部署,以及團隊規模壯大,模型性能監控和ML版本管理將成另一項挑戰。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