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home
三總是全臺最大軍醫院,也屢屢成為資安攻擊的標靶,曾經1年遭受過上億次攻擊。在這些經驗中,三總先是以切割DMZ、分割網段等7個措施,再進一步用11個方法來圍堵缺口,最後收緊USB的使用,才維持每個季度病毒量在200、300以下。三總總結醫療資安3心法:可視監控、隔離管制、關鍵保護,未來還要建置自動化資安應變系統。
醫療資安事件頻傳,2019年國家級資安事件讓醫院加碼重視
三總是國防部所屬14家國軍醫院之一,不僅是北部醫院中心,也是全臺最大的軍醫院。三總醫療資訊組系統工程組組長林靖指出,近年醫療資安事件頻傳,像是新加坡醫療系統遭駭外洩150萬筆個資,或是德國醫院因勒索病毒發生病患死亡事件,甚至像在臺灣,2019年勒索軟體侵襲全臺30多家醫院,造成了國家級醫療資安事件。
2019年那次攻擊之所以影響多家醫院,是因為駭客入侵健保VPN網路,再從衛福部電子病歷交換中心的EEC閘道器,蔓延到多家醫院。林靖解釋,攻擊者透過遠端桌面連線和暴力破解,入侵了健保申報主機,再橫向擴散到不同的EEC閘道器,也就是醫院與衛福部交換電子病歷的平臺。
駭客等於是攻進了健保內網,在醫院與健保署共用的內部網路擴散,才導致30多家醫院受到攻擊。這次事件後,全臺醫院更加注重資安,紛紛投入資安防護建設,衛福部也開始改善EEC內網安全。
身為全臺最大軍醫院成為攻擊標靶,AD都曾遭駭變成散播跳板
但對三總來說,「資安攻擊司空見慣。」林靖指出,早從2004年開始,三總就不斷受到攻擊,尤其在2018年,全臺軍醫院頻頻遭受攻擊,甚至,「一年共有1.6億次攻擊,大多針對三總。」
不過,他認為,最嚴重的攻擊發生在2013年,中國網軍透過社交工程,把醫院最重要的網域主控站(AD)「打掛了」。駭客取得AD控制權後,在內部網路環境部署多個控制管道來擴散。
林靖分析,那次災情只因一封電子郵件而起。收信者開啟信中檔案,後門程式順勢觸發,駭客便透過中繼站操控受害電腦,來下載破解密碼的惡意程式,對AD展開攻擊。
當駭客掌握AD控制權後,也就取得醫院網域內所有帳號密碼資訊,開始在內網橫向擴散,攻擊其他電腦和伺服器。不只如此,駭客還透過跳板程式來操控這些電腦、上傳資料。
三總第一次調整,用7招防護措施來改善
2013年事件發生前,三總原有資安架構是,外部設置一套入侵防護系統(IPS),來管理對外網路區域(DMZ),包括了AD、網路、郵件主機和網域名稱伺服器DNS。IPS下還建置了外部防火牆和網頁內容過濾器,對內則有2套不同型號的內部防火牆搭配,來保護三總不同院區(包括臺北門診中心、松山院區、北投院區、澎湖院區)以及國防醫學院的資訊安全。
內部防火牆之後設有閘道器,除了一端連接到健保VPN外,還有一端連接到緊急醫療網與伺服器運算農場(Server Farm),其下有內部的AD、交換主機、急診系統等。三總還有另一個閘道器來連結汀州院區、行政網、醫療網和資管室網段。
林靖解釋,採用不同型號防火牆的原因,是為了預防一款遭攻陷,還有另一款可防護。即使做到了如此的防禦縱深,但那起事件中,駭客還是能入侵,三總認為,這代表當時的架構不夠強韌。因此找來資安業者討論,用了幾個方法來更進一步來精進資安架構。
第1個方法是將DMZ按業務特性和風險程度細分,再切割成多個DMZ區,比如將提供外部服務的網路掛號等主機,移到外部DMZ區,或是將伺服器農場再分割,比如分為行政網DMZ區、內部網路DMZ區等。
再來,三總也隔離了外部郵件,不讓外部信件進入醫院內部。
第3,為確保分院和總院安全,各院區(包括汀州院區、國防醫學院、臺北門診中心、松山院區、北投院區、澎湖院區)改由總院單一閘道連線至網路。同時,各院區專線應經過防火牆把關,而且要在防火牆內限定可存取的指定資源。
接下來,則是在網段間設置存取控制清單(ACL),包括醫療網、行政網、資管處網段、緊急醫療網和伺服器農場等。第5個方法則是在伺服器農場中,將醫療系統和資料獨立出一個網段,安裝防火牆來限定可存取來源和協定。不只如此,三總對外也採取更嚴格的措施,比如院外連線需透過VPN,而且還要雙因數認證。
此外,三總也逐年改善資安防護措施,比如在DMZ區前增加防護、在後端也增設APT防火牆等更多系統來防護。
「加了這麼多層的縱深防禦架構,就夠了嗎?」林靖表示,三總在2017年再次遭到攻擊,當時攻擊者雖然嘗試攻擊伺服器主機,但在攻擊發起階段,就被院內部署的區域聯防機制偵測到了,於是三總立即啟動防堵應變程序,化解了攻擊行動。這次的經驗也開啟了三總進行二次防禦架構調整。
三總第二次調整,11措施全面防堵醫院資安缺口
這起事件發生後,國防部緊急要求三總再次盤點所有資安缺口。林靖指出,醫院端使用網路的單位包括了臨床醫療、教學部、研究部,其中「教學和研究部,與國防醫學院完全分不開,」因為國防醫學院每年都派實習生到醫院受訓,而三總主治醫師,也經常要到國防醫學院教課,雙方需要資訊可共享的網路服務。
三總原本就將醫院內網封閉、只開放虛擬桌面VDI連接,但卻未將國防醫學院的路徑隔離在外,因此造成缺口,才釀成了這起攻擊事件,駭客入侵後便橫向擴散到醫院其他主機。
三總盤點缺口後,開始進行防堵,要建造完善的醫療資安防禦網。他們採取11項措施,首先是網系隔離,這次將國防醫學院學術網實體隔離,徹底與三總分割。再來是網路管理方面,醫療網電腦對外連線,只開放給白名單上醫療業務所需的IP,其他對外連線一律禁止。如果需使用網路資源,只能透過虛擬桌面方式上網,並進行黑名單管制,甚至使用完立即中斷連線。
第3個措施是,全院管控行動儲存設備,比如隨身碟。三總管控之嚴,連醫師用隨身碟都必須先註冊,來掌握每一個使用者。
再來是安裝檔案加解密系統。安裝系統後,資料攜出三總時會經過加密,讀取者需要解密才行,林靖指出,若連這麽做都發生資料外洩,那就表示有人刻意為之,這也是三總想要杜絕的事。
除此之外,三總也全面建構端點防護作為,不只在使用者端,全面安裝防毒軟體,來防範已知病毒,也安裝資安監控軟體,透過滲透行為鑑識,來辨識未知的攻擊行為。
其他措施還包括禁止非必要性軟體安裝(如Line)、管制高危連接埠和指令碼(如網路芳齡139和445、PowerShell)、定期資安健檢和醫護人員資安訓練等。另外,由於當時資訊工程師只有4位,人力不足,因此委外資安廠商來建置SOC機制。
另一個措施是定期更新作業系統修補檔。「我相信許多醫療院所都對這點很頭痛,」林靖解釋,因為一般PC有更新程式可修補,但醫療電腦連接了大型醫療裝備,這類電腦的作業系統多半為Windows XP,「根本更換不了,」除非連醫療裝備一起汰換。即便如此,三總還是找到方法來解決,也計畫採購IoT資安閘道器來應對。
三總用內部偵測到的病毒程式量,來觀察資安架構對外的防護強度,數量越少,代表多數病毒程式被層層攔截了。三總統計後發現,2013年第三季,內部監測到的病毒數量高達4,500支,資安架構經過第一次調整後,每季度的病毒量下降至500支以下,而2017年第二次調整後,每季度病毒量也微幅下降。最近在2020年的第三次調整,三總更決定全院封鎖外部USB,只保留一個簡易站電腦,需使用USB的醫護人員,得將自帶USB的檔案先拷貝到這臺電腦,再用公發USB來存取,才能到內部使用,來降低惡意程式的攻擊。此時,每季內部偵測到的病毒量已經小於200支。
醫療資安3大心法:可視監控、隔離管制、關鍵保護
「因為嚴格的防護措施,2019年勒索軟體攻擊全臺醫院事件中,三總反而沒有受到影響。」三總經過多次攻擊、久病成良醫,林靖也分享醫療資安的3大心法,也就是可視監控、隔離管制、關鍵保護。
可視監控的第一步,「網路是駭客攻擊的第一目標,因此要建立網路可視化系統,來監控異常流量。」他提醒,傳統網路流量監控的設備,無法監控SSDL加密資料,因此,三總也採購了進階的加密資料監控設備,能解開加密式內容,來加強監控。
再者,三總也鎖定醫療裝備等物聯網設備,要採購IoT資安閘道器,來掃描IoT設備狀況,進而實現可視監控。再來,三總也建立SIEM平臺,來彙整上述兩種資料,來進行即時性分析,未來還要導入AI大數據分析,來自動找出異常活動,降低人力負荷。
而第2個心法「隔離管制」則要做到4個要件,也就是邊界防護(防火牆)、網路區段隔離,比如分行政網、醫療網等,再來是實體隔離和單機隔離,像三總就將國防醫學院的網路直接切割,進行實體隔離。
至於關鍵保護,首先在程式面,三總要建立零信任監控,針對PC、伺服器等,建立應用程式白名單,來有效避免惡意程式。再來是帳號權限管控,因為,三總經歷過AD遭控制、帳號密碼權限全失的事件,因此借助不同資安軟體來管控帳號。
林靖推薦各家醫療院所,參考衛福部去年8月發布的「基層醫療院所資安防護參考指引」,「醫院只要做到指引中的措施,就能大幅提高資安層級,」他指出。指引給的建議有醫療和醫務單位須有專屬設備、電腦安裝防毒軟體並隨時更新作業系統,再來是強化內部基層和管理人員資安意識、加強委外廠商管理、落實網路隔離、強化IoT設備管理、落實設備預設帳密和加強密碼強度、設備報廢或再利用的管制,以及導入資安雲端訂閱服務,完善進階資安防護。
與攻擊共存,把資安當作一種管理流程
他也坦言,不管任何產業,都沒有絕對安全的系統,因此,「學習接受可接受的風險,與攻擊共存,」當遇到駭客發動攻擊時,有能力儘早找出問題點,解決問題。
在他看來,資安就是一種管理流程,包括預防、偵測、控制、復原、修正。預防要做到的是,避免未授權而獲取資料或資源;偵測則是找出資訊系統內的不法案件;控制是要啟動安全措施,遏止不法事件發生;而復原則是要建立資安事件後的復原能力,最後的修正,則是加強管理工作,一有缺失就立即更正。如此,醫院才能盡情發展智慧醫療應用。
未來,三總還要建立自動化資安應變系統,透過大數據分析來快速掌握資安情資,此外還要透過微分割和SDN機制,來即時響應告警,快速阻止有線和無線網路中的威脅。
熱門新聞
2024-11-18
2024-11-20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2
2024-11-19
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