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景氣不佳,寬頻上網成長不如預期,加上網際網路產業股價狂跌,很多網路公司面臨倒閉裁員的命運,在市場需求面處於低迷時,世界通訊(WorldCom)如何看待未來國際海纜市場業務?

儘管網路產業面臨寒冬,但全球頻寬的需求及網路流量,仍然穩定的向上成長,因此WorldCom看好IP服務市場前景,尤其是IP架構整合語音及數據業務更是未來趨勢,因為電信服務已走向多點對多點(any to any),而這卻是現在的Frame Relay與ATM服務所做不到的,因此預估未來IP服務將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另外,相較於其他國際電信業者紛紛調降財測,WorldCom的整體營收包括語音及數據皆呈現二位數的成長,其中在2000年的全球營收中,IP服務便佔了50億美元,估計在2004年IP服務的營收可成長至180億美元,且數據服務營收將超越語音業務。日前WorldCom宣布在臺灣啟動網際網路機房(IP Hub),請問在臺灣建置機房的動機及業務?

市場調查顯示,2004年亞太區的電子商務hosting市場中,臺灣將佔26%,而目前臺灣IP市場在亞太區只佔有6%,可見未來尚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因此WorldCom決定對臺灣加碼投資,在內湖建置網際網路機房(IP Hub)。
  
WorldCom於11月28日宣布啟用臺灣網際網路機房,主要提供網際網路固接專線服務(Internet Dedicated Services),目的是讓企業用戶能與WorldCom全球IP網路接軌,並尋求最短的路徑傳輸資料,提供企業用戶更具競爭力的頻寬服務。同時,WorldCom的國際級客戶在臺灣開拓市場時,也可利用WorldCom網路連接總公司,提供企業內部網路的服務。
  
臺灣IP Hub預計明年一月可提供兩條STM-1線路的頻寬,並將市場區隔為賣斷式、大型企業及中小企業等三種客層,分別提供STM-1(即155 Mbps)、T1~T3與128 kbps頻寬等三種選擇。未來WorldCom將利用跨全球的網際網路通訊服務,提供國際級企業用戶高附加價值的語音及數據服務。
  
目前亞太區除臺灣外,WorldCom也在日本、韓國、澳洲、香港及新加坡等地建置網際網路機房,提供IP服務,整體來說,亞太區的IP網路架構已漸趨完整。亞太地區之外,WorldCom的IP服務範圍現已涵蓋了21個歐洲國家、5個非洲國家、8個拉丁美洲國家、美國與加拿大。臺灣將於今年下半年開放國際海纜出租,以及國際語音單純轉售等業務。面對新一波電信業務的開放,以及在競爭環境下通信費率大幅降低,WorldCom在臺灣市場有何競爭優勢?

先要強調的是WorldCom的市場與其他業者有區隔,主要鎖定跨國型的大型企業。WorldCom擁有全球2500個以上的網路連結點,在100個國家提供專線與撥接服務的資源,尤其在美國有45%的路由都要經過WorldCom的網路,因此透過WorldCom網路,能加速企業連線到歐美的速度。
  
而在臺灣建置了IP-Hub後,除可提供企業用戶連外頻寬的備用選擇外,還可讓用戶直接利用WorldCom的網路架構存取,透過最短的路徑(Least Cost Routing)傳輸資料,節省企業成本、增加通訊效率。
  
目前WorldCom在臺灣約有300家企業用戶,計畫明年推出主機代管(co-location)、網站代管(hosting)、儲存(storage)等服務。此外,WorldCom也向電信總局申請ISR特殊第二類執照,預計12月中旬完成審驗後,將提供國際語音電話服務。為因應臺灣加入WTO,交通部將再開放固網執照,明年將開始定期受理申請,一方面WorldCom在澳洲、新加坡及日本皆擁有第一類電信執照,並於當地積極建設網路,另一方面,水平整合電信業務(固網及國際海纜業務皆屬電信上游產業)也可求取最大商機,想請教WorldCom是否有在臺灣申請第一類電信執照的計畫?

以臺灣開放國際海纜執照來說,WorldCom就沒有去爭取,因WorldCom所服務的用戶一直以跨國型企業為主。臺灣的本地電信業者競爭也很激烈,讓WorldCom在臺灣支出的通信成本持續下降。因此在多重路由及投資風險的考量下,並無在臺灣申請國際海纜執照的計畫。另外,目前WorldCom也沒有在臺灣投資固網的打算。中國大陸也將進入WTO,顯示電信業務在中國深具商機潛力,WorldCom如何看待中國大陸市場?

目前受限於中國大陸的法律限制(需與當地業者合資方能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因此WorldCom在中國大陸的策略仍是與當地電信業者合作經營業務為主。一旦中國電信政策再開放,WorldCom將會揮軍進入,並與全球網路接軌,提供跨國性通訊服務。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