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022年最後一個月,理賠聯盟鏈2.0啟動試辦了,民眾動動手指就能完成理賠申請,不必再奔波於醫院和保險公司間,3天就能完成原本需要1、2周的醫療保險理賠作業。
其中扮演關鍵要角的醫院,為何選擇這麼做?
優勢:省人力、便民、無紙化
因為「醫院可以節省櫃檯人力、便民,還能落實無紙化!」壽險公會顧問楊晴雯分析。他是這項計畫的一大推手,本身也擔任醫院IT主管十餘年,他指出,一直以來,醫院都得設置專屬櫃檯,來處理病人診斷證明書和病歷紙本資料影印,好讓民眾交給保險專員、辦理理賠。
但醫院介接壽險公會保險區塊鏈聯盟科技運用共享平臺,能讓醫院和保險公司雙方系統直接溝通,民眾用手機App就能申請理賠,不僅不必在醫院、保險公司間奔波,還能省下排隊時間以及手續費。
對醫院來說,這段流程自動化,不只落實無紙化,還能節省人工成本。甚至,位居醫院黃金位置的申請櫃檯,未來也許能解放、進行更多加值應用。
保險理賠聯盟鏈擴大至醫院
這項應用有2個核心元素:保險理賠聯盟鏈和保險理賠醫起通服務。
理賠聯盟鏈是要集眾人之力,來一站式完成保險理賠作業,民眾只需向一家保險公司申請,資料就能互通,不必在不同保險公司間來回奔走。壽險公會先是在2020年推動理賠聯盟鏈1.0,後來將民眾填寫紙本同意書這一流程數位化,在2022年底發展出理賠聯盟鏈2.0。
在這個基礎上,壽險公會進一步擴大至醫院,結合既有的保險理賠醫起通1.5版本服務,打通保險公司和醫院隔閡,民眾線上申請,醫院就能將診斷證明等PDF資料送至壽險公會區塊鏈平臺,平臺再傳遞給保險公司。
過往,一家保險公司得與不同醫院簽署協議,來處理保戶理賠,等於M家保險公司得與N家醫院協談,「也就是M×N倍功,」楊晴雯比喻。而保險理賠區塊鏈平臺「就像是交換平臺,」保險公司、醫院都加入,就能完成資料傳輸,如此就能「將M×N簡化為M+N,大幅降低複雜度,」他說。
醫院首要工作是梳理流程
為了介接壽險公會平臺,醫院首要工作不是技術和硬體準備,而是流程梳理。楊晴雯點出,保險理賠自動化涉及醫院病歷管理、診斷書開立、會計出納收費等單位作業,是很複雜的議題,因此在專案初始,醫院和壽險公會得先與院內所有相關部門討論。特別是,診斷書手續費收入和人力增減、收費複雜度等領域。
再來,醫院也得思考進入電腦作業後的處置,比如醫院對壽險公會將額外產生收費報表,或是醫院會計作業是否需自動傳輸、再人工稽核。
楊晴雯補充,對中大型醫院而言,手續費收入、無紙化和便民會是考量重點,技術問題反而不大,但小型醫院相反,手續費收入問題不大,但程式修改等技術問題得委外處理,產生額外支出,就會特別考慮。
不只如此,合規也是醫院考量重點。楊晴雯回憶,第一家加入保險理賠區塊鏈平臺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對應用是否符合法規持謹慎態度,當時時任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加入討論,從法律角度提供建議,北市聯醫就在合規基礎上加入保險理賠區塊鏈,也成為後續公立醫院的參考。
流程梳理完後,就進入軟硬體配置階段。首先,壽險公會會設置一臺伺服器,來處理系統連接、加密傳輸和數位簽章等作業,醫院則需有專屬設備,並自行開發一個小功能,透過壽險公會API,來將所需資料上傳至壽險公會伺服器。
這些資料,包括病人簽署的病歷資料使用同意書、PDF格式診斷證明書和相關病歷資料等。醫院收到民眾請求後,就會從醫療資訊系統(HIS)中撈取所需資料,彙整成PDF檔案傳給壽險公會平臺,壽險公會再發給保險公司。
至於手續費部分,壽險公會平臺會計算出各保險公司需給付醫院的資料處理費用。
預計今年底上線醫起通2.0,可傳結構化資料
目前,醫院診斷證明書等資料以PDF格式傳送,民眾也可在線上簽署病歷資料使用同意書,這是保險理賠醫起通1.5版進展。
不過,保險公司收到PDF檔案,仍需核對、手動輸入相關資料。楊晴雯指出,壽險公會正規畫,要將診斷證明書等PDF格式的文件改為結構化表單,直接以表格欄位形式,將資料帶入保險公司系統。他們也正與保險公司詳談,要製定公版表格來讓醫院遵從。這就是預計在2023年底上線的保險理賠醫起通2.0版,要將流程更自動化。
熱門新聞
2024-11-22
2024-11-24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4
20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