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PC之後,資訊家電(IA)將成為IT產業的另一顆明星。Bill Gates喊出「Any time、Anyplace、Anywhere Computing」為「後PC時代」下註腳,家庭的客廳將成為IT產業想要搶佔的目標。IEK指出,儘管相關產業發展仍未有明顯進展,PC與TV的結合已可確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臺灣的廠商,也可望在IA時代繼續在IT產業佔有一席之地。

根據Cahners In-Satt Group估計,2002年全球資訊家電(IA)出貨量將高達8385萬臺。舉例來說,儘管PC與PC周邊產品受到不景氣影響,呈現成長遲緩局面,然而遊戲機產業卻異軍突起,在一片不景氣中創下高成長。對IT廠商而言,要如何抓住IA風潮、順利轉型,就成為未來幾年的重要課題。

工研院經資中心(IEK)IA與週邊產品部門分析師張英信指出:「目前資訊家電(IA)的發展方向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以電視為中心的『家電資訊化』,另一個方向則是以PC為中心的『資訊家電化』。『家電資訊化』的產品主要包括機頂盒(Set top box)、遊戲機(Game Console)、Screen Phone。至於『資訊家電化』,則是朝向讓家中的PC具有更多資訊擷取方式的方向發展,例如應用無線上網技術的Webpad等。」

張英信指出,目前市場上的IA產品多半仍處於萌芽期,主要還是集中在遊戲機還有STB兩種產品,其他產品則因市場接受度仍然不高,出貨量並不穩定。 由此看來,若是以PC與TV相比較,TV顯然仍穩坐明堂之上。

張英信分析,STB的關鍵零組件仍由國際大廠掌握,系統大廠具有Total Solution的優勢。因素,STB市場仍侷限於垂直市場,無法推到垂直市場。

另一方面,缺乏實質服務提供,也讓STB沒有發揮空間而影響銷售。不過,張英信認為,隨著各國廣電數位化的時程紛紛確定的影響,市場大餅就在眼前。他指出:「只要改善目前軟體平臺混亂的情形,加上新的互動式服務推展,再配合推動零售市場,市場大餅很可能做大。」而這樣的情形其實不難達成,「因為系統播放業者必須對各種平臺抱持開放態度,若能同時和不同的軟體業者合作,就可克服軟體平臺的問題。」

遊樂器市場則沒有數量無法擴大的問題,製造廠面臨的是一個沙聲震天的市場。張英信指出:「電視遊樂器一向是採取軟體補貼硬體策略。因此,遊戲機價格戰屬於結構上的必然。」隨著Sony與微軟的大戰,預料遊戲機出貨量可望在2003年達到高峰,到了2004年以後,則期待下一代主流機種出現。

隨著微軟開發的遊戲機連線上功能,預料線上遊戲將透過寬頻網路,從PC滲透到電視,成為遊戲機兵家必爭之地。 至於WebPad,則因為還找不到市場定位,目前仍處於市場萌芽期。張英信分析:「對PC使用者而言,他們寧願選擇低價而且功能強大的PC,非PC使用者則想要使用比較輕巧,外觀比較美麗的Smart phone(PDA結合手機的手持式裝置)。

除非LCD價格下降,加上WLAN產品成熟,否則WebPad的家用市場還是很難打開。」儘管目前IA的發展不如想像中順利,不過,IEK還是認為,2004年以後市場可能出現爆炸性成長。無論是遊戲機、STB或是Web Pad臺灣都有機會。主要原因是,這些產品均必須大量生產,在成本考慮下,具有完整零組件供應鏈,以及PC製造經驗的臺灣廠商,將成為委託代工的對象。無論是哪一種產品勝出,訂單都會流向臺灣。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