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向系統整合轉型的國眾,日前再與臺灣健康器材公司OSIM簽定易化服務合約。國眾董事長吳會軍自信的說:「因為國眾在系統整合15年的耕耘,OSIM的採用對國眾來說是一大步。」除了健康器材,國眾在中、臺兩地的紡織、食品、塑膠產業,也有多起易化服務的建置經驗。

跨入易化服務已半年多的國眾,對中國抱持著相當大的信心。國眾內部有一項「135計畫」,也就是1年內要成長35%,同時有50%的毛利來自中國。而原本的規畫是每年成長10~20%,中國毛利20~40%。

要維持每年35%的成長不能單靠臺商,國眾還是希望進入中國的國營企業。為此,國眾計畫在今年底以前與中國廠商合資成立公司。「在中國做生意必須有公司,但如果獨資風險又太大。」吳會軍說。

目前的規畫中,國眾將在上海與北京擇一成立。吳會軍說:「掌控權握在夥伴手上,如果對方位在北京,合資的公司就可能設在北京。」至於先前國眾已經準備掌握51%股權的說法,吳會軍比較傾向低於50%的持股。「國眾還是比較適合擔任配合的角色,對方出市場,國眾出技術。」

至於夥伴對象是誰?吳會軍不便透露,只說「不會是通路商」。原因是PC、零組件的毛利過低,國眾要挑戰聯想的270萬臺PC,或是清華同方、長城的50萬臺,「這並不是做不到,只是事前花這麼多的錢、力量布局,回收的利潤卻不如預期,成功率與獲利率都太低!」吳會軍說。

現階段國眾面對的,已經不是15年前吳會軍單槍匹馬進入的中國。「現在國眾要做硬體,絕對不會成功。」國眾要做的,是軟體包硬體,硬體是被動的元素,而不是主動的誘因。「要國眾再做硬體,除非有非常利基的產品。例如比WebPad、PC還要好的PDA,這就有可能。」吳會軍說。

吳會軍希望這種軟體帶硬體的模式,可以快速在中國推動。「合資公司當然要越快越好,國眾有15年的經驗,又有大眾集團的資源,我當然有信心!」吳會軍說。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