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的時代,資料量日益增高,也催促業者開發更先進的技術,推出容量更高的儲存媒體。以光碟產品來說,從1980年代的CD(650MB),發展到1990年代的DVD(4.7GB,7片CD),10年內容量增加了7倍。然而,就在DVD都還沒大規模普及的今天,業界卻已經積極為更高容量的光碟產品做準備。根據世界各國光碟業者的開發計畫,到2005年光碟容量將走向Sub-Terabyte(100GB,50片CD),而到2010年,容量更將推升到Terabyte(1TB,750GB,1500片CD)的高峰。
工研院光電所副所長黃得瑞表示:「在CD的年代,臺灣業者在技術發展上,落後產業6~7年,屬於追隨者的角色。DVD問世以後,臺灣業者積極跟上腳步,不過還是落後大約1~2年。目前業內正醞釀開發下一代儲存規格,這一次臺灣將有機會與產業同步,甚至率先推出成熟產品,扮演主導規格方向的角色。」「TB盃」競賽,臺灣摘冠有望?
從GB邁向以TB為單位的高容量儲存,可說已經是業內的共識,各國都已經擬好了長期奮戰的計畫,正如火如荼積極投入。 日本的光產業振興協會,早在1998年就成立「Sub-Terabyte/Terabyte光儲存專案」的十年計畫。希望在10年內讓儲存技術做到Terabyte的目標,目前共有包括日本產官研各界在內共12個單位參與,包括了Hitachi、富士通等等。
韓國產業資源部也在2000年成立了「大容量光儲存十年計畫」,預計2005年達到100GB(Sub-Terabyte),2009年達到Terabyte。同樣也是結合產官研的力量,包含三星、LG在內的業者都參與其中。
中國大陸的信息產業部也在1999年成立「前瞻光盤推進聯合體」,積極從事規格的制訂與產業的發展。不過中國官方及業界,比較傾向開發出自己的規格,如EVD、AVD等。
臺灣在推動工作上則以工研院光電所為首,在今年初成立了「前瞻光儲存研發聯盟」,目前有23個會員,包含中環、錸德、建興、廣明、揚智、聯發、威盛等等。這個聯盟有兩大主要的目標,可說是走雙軌策略:一是跟上世界規格,計畫在2005年達到Sub-Terabyte,2008年達到Terabyte。另個目標就是結合臺灣廠商與中國大陸業者,合作開發大中華區光碟規格。
世界各先進國家大多預期在2009~2010年達到Terabyte,而工研院把目標訂得更積極,希望趕在2008年就達到,關於這點黃得瑞表示:「雖然這是一個非常不容易達到的目標,但是會這樣訂是展現我們的企圖心,希望在下一代的規格變成主流的時候,臺灣是走在世界的前端,特別是要領先日本及韓國。」推大中華規格,目標在「收權利金」
而在大華人區光碟規格的部分,黃得瑞表示:「中國大陸是光碟產品未來最主要的市場之一,想要做他們的生意不能不了解他們的規格,最好的策略就是在訂規格的階段就切入。中國大陸方面有強烈意圖創造自己的規格,但在技術方面還沒有這樣的水準,這剛好是臺灣業者的機會。」
「前瞻光儲存研發聯盟」成員將在7月中旬赴中國洽談共創規格事宜,合作的模式與目標,都還有待深入會談。不過黃得瑞強調:「臺灣不要老是做付權利金者,也要努力成為收權利金者。所以,未來如果真的能夠共同發展出大中華規格,臺灣將會緊守住開發出來的技術,未來以授權的模式給對方使用。」藍光技術不仰賴日本業者
邁入TB是長程的目標,短期內業界希望先達到25GB的水準。DVD Forum新近通過一項HD-DVD-9的規格計畫,希望先從HD-DVD(25GB,50片CD)做起。這可說是接續在DVD之後的下一代的儲存規格,預計2003~2005年間會陸續有產品出現。臺灣業者若要與產業同步,必須即時展開技術開發的工作,並且在2年之內做出一定的成果才行。除此之外,還要能夠深度參與DVD Forum中HD-DVD的規格制訂工作,並提出對臺灣業者有利的方向。
關於規格制訂工作,工研院光電所正努力做把關的工作,目前參與HD-DVD規格討論的共有17家公司,光電所是其中之一。黃得瑞表示:「日前在第一次的提案中,只有時代華納及工研院光電所兩個單位的提案書通過大會審核。」
在DVD Forum中,HD-DVD規格由一個專屬的工作小組負責規格制訂的討論。在技術開發上,目前主要有兩大方向:一是採用藍光雷射(blue-ray)及NA0.6,這項技術的光碟容量為15~20GB;另外一個方向是採用藍光雷射及NA0.85的技術,光碟容量可達25~32GB。今年初包含Sony在內的9家公司成立了藍光雷射技術開發的組織,專門研究相關技術,希望能一起推動這項技術成為主流,而該組織也在今年6月宣稱,已經有相關成果問世。
臺灣前瞻光儲存研發聯盟目前走的是藍光雷射及NA0.85方向。不過,工研院光電所目前並沒有參加藍光組織,黃得瑞表示:「我們覺得不需要參加該組織,因為臺灣可以開發自己的技術。」黃得瑞進一步表示,臺灣目前在參與規格制訂及技術上都走得很先進,甚至有許多日本業界主動跟該單位聯繫,希望能加入臺灣的前瞻光儲存研發聯盟。關鍵零組件,臺灣獨缺讀寫頭
在光碟產業中,臺灣業者爆發力強但卻吃盡苦頭。以1980年代的光碟市場來說,臺灣業者由於介入得晚,所以只能向日本方面買現成的技術,從代工生產著手切入。也由於臺灣業者的投入,靠著低廉的成本,讓光碟產品價格大幅降低,短短幾年內便在全球迅速走向普及化。所以也有人說:「光碟能夠有今天的普及率,都是拜臺灣業者之賜。」
但是臺灣業者目前雖然已經是光碟機、光碟片最主要的生產國,卻也被權利金壓得透不過氣來。主要是業者一方面要在市場上做價格競爭,不可能走高單價;而另一方面權利金卻是一筆固定的成本,不管售價如何,每賣出一臺(片)就是要付出那麼多權利金,常常使得業者陷入無利可圖甚至做賠本生意的窘境。
DVD問世以後,臺灣業者急起直追,終於能夠勉強佔到一席之地。其中,工研院光電所經過爭取,終於在主導DVD規格制訂的DVD Forum中,取得執行委員會委員的地位,在該組織中享有發言權及決策權。而且在目前有關DVD規格的20本規範書中,臺灣的工研院光電所參與了其中15本的制訂工作。
而臺灣業者本身也已經在光碟機、光碟片的製造技術及市場上,也取得許多優勢,光碟機業者廣明公司總經理簡貞介指出:「臺灣在這個產業中最大的優勢。是我們擁有很完整的晶片組產業,像是聯發、揚智等等,這使得光碟機業者的成本大大降低。不過美中不足的是,我們在所有關鍵零組件中,還缺光學讀寫頭一項。」
光學讀寫頭是光碟機產品中核心技術之一,目前擁有這項技術的公司全球不到20家,大多為日本業者。而其中的前五大就佔了9成市場。臺灣目前能夠生產光學讀寫頭的公司只有鴻景一家,但是排名遠落後日本業者。
臺灣是否真的有機會在下一代的光碟市場中,從付權利金者轉變成收取權利金的主導角色?雖然工研院光電所方面如此積極投入,也對臺灣的技術能力深具信心,但是技術有兩種層次,一種是製造品質技術,一種是突破創新的研發技術。臺灣業者在前者絕對沒有問題,然而在後者似乎投入較少。就從DVD Forum的參與度來說,在核心的執行委員會,甚至規格制訂的工作小組中,各國的代表都是業者(三星、英特爾等等),而臺灣的代表卻是一個研究機構(工研院光電所),這似乎也是一個頗值得玩味的現象。
熱門新聞
2024-11-10
2024-11-12
2024-11-10
2024-11-11
2024-11-11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