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語言簡潔、跨平臺的特性,可作為異質資訊平臺整合工具,3、4年前即吸引程式開發者注意,多半應用在網頁開發。後端應用伺服器軟體J2EE這幾年逐漸成熟,在任何平臺上都可以跑的優點,更讓Java的身價暴漲。由於天生有物件導向的特質,元件再利用的好處深深影響新語言的發展。

臺灣軟體產業認識Java的時間較晚。以物件導向程式語言的演變,美國60到80年代C++開始有雛型,SmallTalk開花,到Java則為採收期,物件開發環境已經成熟。物件導向程式概念在臺灣只有5年左右的歷史,技術滲透率不高,人才出現嚴重斷層。不過,會開發物件的開發者不好找,學過C++的人仍沒有辦法發揮影響力。

.NET發展如何並不受語言的限制,而Java的命運是和語言有關。微軟所建構的Web Service開發環境,支援二十多種程式語言,另外推出和Java相似的C#,提供程式開發者另一個選擇,從開發工具到作業系統都是用微軟的;Java則堅持單一語言相容於異質環境。

網路服務的安全性以及資料加密技術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對J2EE或.NET陣營都是挑戰。不過,未來J2EE仍會受開放系統如Unix、Linux伺服器的普及率影響。非微軟平臺是Java的優勢所在,Unix環境沒有.NET的生存空間,Windows往中高階、Unix往中低階市場,誰勝誰負還很難說。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