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手寫辨識起家的蒙恬科技,近年來技術產品不斷擴展,從光學辨識(OCR)、語音輸入(Voice command)再到生物認證技術(Biometrics),更跨足智慧型平板螢幕。蒙恬國際總經理蔡義泰表示,過去蒙恬的營收大多來自於自有品牌,由於今年在Soc部分有相當多的成就,明年起將加重軟體技術授權(ODM)的業務。

蔡義泰認為,軟體研發需要有前瞻性的眼光,別人不認可的技術並不表示沒有前途,重要的是技術是不是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他舉例,10年前手寫辨識技術就已經存在,許多硬體廠商如IBM、康柏等也都推出平板式電腦,但是最終不了了之。隨著computing power的提升,手寫辨識的技術也逐漸成熟,將可帶出以筆式(pen-based)技術為主軸的相關應用。

蒙恬即將於2002年12月23日正式掛牌上櫃,面對目前景氣不佳,選擇在這個時間點上櫃,蔡義泰表示,計畫上櫃已經1、2年了,只是時程到了就按部就班完成。他更強調,股價只是一時的表現,重點仍在蒙恬技術研發的本業。蒙恬一向踏實穩紮穩打,他認為,投資大眾應以蒙恬所呈現的績效、公司建全的體質、完善的通路等狀況來衡量,因此,他樂觀的深信今年的獲利應該會在水準之上。

生物辨識技術屬於未來前瞻性的創新技術之一,蒙恬2年前便開始投入研發,將手寫辨識的核心技術延伸至簽名辨識,再加入人臉辨識與指紋辨識,希望朝向整合式生物認證(Hybrid Biometrics)發展。蔡義泰表示,生物認證技術仍屬研發階段,但是已經可以看到未來的應用層面,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的門禁系統,或是網路世界裡的安全交易認證等都是應用的重點。

Smart Card(智慧卡)的話題浮出檯面,蒙恬認為將生物認證技術整合進IC卡之中可讓安全認證更加完備。因此,蔡義泰舉例,若能將信用卡、晶片、指紋等相互結合,將可大量減少偽造信用卡的比率。他還提到,網路上的交易最注重安全機制,因此目前已研發SSL安全加解密的技術,可應用在B2B、B2C的電子商務、網路銀行、網路下單、電子支票等。

建制一套生物辨識安全認證系統的費用會不會過高?蔡義泰認為安全機制有等級之分,當網路交易高達某一額度時,為了傳輸過程的安全,運用高層次的安全認證絕對值得。自從美國911事件之後,生物辨識技術被炒成當紅炸子雞,卻有開發網路安全軟硬體解決方案的廠商曾表示,生物辨識只是一種噱頭,並不能真正保護網路安全。蔡義泰則認為,由於生物辨識是一種高門檻的技術,其他領域的人並不十分了解整個技術進步的過程,才會反對生物辨識技術進入市場應用。

除了對其技術研發歷程有所誤解之外,其實有更多人是害怕所搜集到的資訊被濫用,蔡義泰解釋,被擷取出的生物特徵只會被轉換成一串數位密碼而已。是否以生物辨識技術跨進網路安全認證應用或Smart Card應用的領域?蔡義泰認為,目前生物辨識技術除了指紋比較成熟,人臉辨識還在研發階段,因此技術的應用還不急。蒙恬仍會堅持核心技術的研發,以最好的姿態等待市場的起飛。

他舉例,研發名片王相關產品之初,共花了7年的時間,終於等到市場成熟。所以,生物辨識技術的投入是一種趨勢,蒙恬仍會義無反顧的繼續努力開發相關應用。蔡義泰說:「投入軟體技術研發的成本與精力雖然浩大,可是要有豐碩的果實就端看你是否能抓對趨勢。」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