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PDA或WebPed來點菜、銷售房屋、賣保險或醫生巡房等,是企業除了e化外,更將資料行動化(M化)的延伸應用。手持式設備(PDA、SmartPhone、Webped…)的易攜帶性增加行動工作者的方便與效率,並且隨著無線通訊服務的技術越趨成熟,企業運用行動化的市場將是可預見的未來。

IDC就預測,全球行動商務的市場產值自2000年的40億美元成長2005年得的2100億美元,而 Ovum的研究報告指出,臺灣企業M化的市場規模也將從2001年的4500萬美元成長至 2007年的3億多美元,複合成長率高達49%。雖然許多研究機構都對企業行動化抱以厚望,但是實際施行解決方案的臺灣廠商多半都命運乖舛,不是結束營業就是被併購,而自力更生的幾家也在夾縫中求生存。

雖然就目前來看,企業行動化市場慘淡,可是相關廠商仍抱持著樂觀的心態。掌幄科技執行副總游振福就說﹕「不是沒有市場,只是時間的問題。」他更以「right time to right market」的眼光來看未來臺灣企業行動化市場。IDC的調查發現,導致企業行動化市場開展速度不夠快,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行動上網的「安全性」問題。 因此像采鴻科技(Rainbow)、RSA等,都有相關的PKI加解密方式作為無線認證的解決方案。

林果資訊認為行動上網安全有許多層面需要考量,包括管理層面、資料傳輸過程、後端資料庫整合等,甚至也有可能PDA遺失而外洩企業的資料,因此行動化的安全議題不能只單考慮無線通訊的部分。除了安全性考量外,企業用戶看不到真正的應用需求在哪裡。英瑞得資訊行銷副總經理練文旭表示,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導入行動化的需要,但以業務為主的產業就有迫切的需求。

摩力動網技術長史曉斌也表示,企業行動化是企業e化的延伸,起始階段必須有更多的成功案例,才能帶動其他企業往前邁進。不過,史曉斌也很感嘆的表示,當遇到不景氣的時候,中小企業顧溫飽都來不及,更別說e化。如果連e化都還沒完成,那麼企業行動化的夢想就更遠了。

在作業系統部分,IDC的研究報告指出,Palm作業系統在醫療、教育或政府組織的佔有率較高,WinCE作業系統在銷售商用市場較佔優勢。不過臺灣廠商幾乎都以開發WinCE上的解決方案為主,游振福表示,由於WinCE的PDA比Palm OS的PDA在處理以及運算效能上快許多,因此採用WinCE作為主要發展的核心。

摩力動網還認為,在設計企業行動化的過程,使用者操作介面的美觀與可親性相當重要。史曉斌說﹕「最終的使用者在業務人員身上,如果操作介面不夠親和,引不起使用興趣,越不使用就越無法帶動行動化的應用。」摩力動網認為,並不是只有消費者端市場的產品才需要有美輪美奐的介面與功能,企業運用行動化系統也同樣需要鼓勵。

在硬體部分,行動工具的發展與配合,也影響企業行動化市場的起飛。最初,企業以PDA作為導入行動化的行動工具,但隨著通訊的需求增多,只能透過底座將資料同步傳回PC或資料庫的情況已不敷所需,因此擴增具備GPRS∕GSM或無線上網的設備將漸成為主流。

開發手持式裝置應用軟體的廠商,多半認為SmartPhone後勢看漲。微軟主推的Tablet PC,是否會為手持式電腦的應用廠商帶來生態的變革﹖練文旭表示,Tablet PC的作業系統為Windows XP平臺,與WinCE平臺並不相同,所訴求的對象也不同,因此他不認為會對手持式廠商有所影響。

史曉斌也表示,以行動商務的角度來看,行動設備越小才可能創造越大的量,因此他認為Tablet PC鎖定的為高階主管或經理人,並非行動商務中的業務員。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