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取得的評鑑越多,代表能力或成熟度越高,這樣的廠商當然是越多越好,理論上是如此,但林明政認為,臺灣軟體公司規模小,沒有那麼大的內需市場,更沒有那麼多的國際訂單可接,似乎不需要有那麼多的投資,否則到後來會和ISO一樣不值錢了。

對於日前經濟部訂出的2007年通過CMMI第三級認證達到50家廠商、2010 年達到100家第三級及5家第一級認證通過的目標,吳裕光說,這樣的目標不過分,如果家數太少,無法形成群聚效應,而來顯示臺灣軟體整體力量。

政府重點鼓勵有實力進軍國際市場的業者,這幾年是關鍵時期。臺灣多數中小型軟體廠商目前來自於生存的壓力大於增加競爭力的需求,較無餘力作另外的投資,而多數廠商西進成績並不如預期理想。

謝文智強調,多數業者在作跨國生意的時候,嚴重暴露出溝通和管理的問題,影響專案進行效率和品質,過去的要求只是針對本土市場,西進大陸後,不只面對當地業者,還有來自歐美的競爭者,大的政府或企業客戶我們進不去,中小企業市場也作得辛苦,唯有跟上國際標準,做出國際級實力的專案,臺灣未來才有機會。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