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MIC(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統計,2005年全球PC成長可能大不如前,整體成長率僅9.31%。在換機需求減緩、全球經濟前景不明的交相影響下,整體PC成長轉趨保守,MIC建議,找出新興應用才是良策。

MIC表示,今年全球PC仍有11.13%的成長,高於2003年的10.41%成長率,不過,2005年全球PC成長率僅有9.31%。其中桌上型電腦成長率僅5.57%,筆記型電腦成長率18.95%,可佔去整體PC的30.43%。

MIC認為,企業桌上型電腦的表現平穩,相對拉長使用周期。根據統計,美國企業產生PC汰換的時間約是3~4年,其次則是4~5年才會產生汰換。如果從企業伺服器的投資觀察,今、明兩年全球伺服器的支出下滑,相對也會影響PC汰換。反觀消費市場,反而具有較高的成長動能。

隨著全球PC大廠持續對臺釋單,今年臺灣筆記型電腦出貨量可望佔去全球70.7%,桌上型電腦出貨可佔全球的29%,臺灣要如何面對2005年?

MIC指出,筆記型電腦成長動能越來越快,臺灣佔去全球7成出貨量,表現自然動見觀瞻。除了戴爾筆記型電腦會打敗惠普坐上寶座,日系廠商的動態,是MIC提醒臺商需要注意的部分。包括Toshiba委外比重的提高,以及Fujitsu是否會把99%自行製造的筆記型電腦加速對臺釋單等等。

雖然2005年全球表現可能不及以往,但MIC仍提醒部分需要注意的趨勢。MIC認為,組裝市場在2005年的表現仍叫人期待,除了原本就佔有高比重的桌上型電腦,組裝式的筆記型電腦明年可能會冒出頭。

另外,寬螢幕筆記型電腦是2005年的成長動力之一,不過寬螢幕機種標榜可與影音功能高度結合,因此價格略高於一般4比3機種,一旦寬螢幕筆記型電腦價格可在2005年接近一般4比3機種,會是一大機會。

MIC提醒,現在北美、西歐與日本屬於PC較成熟的市場,其他新興的市場值得注意與開發,但因為區域特性不同,是PC廠商需要注意的方向。至於臺灣要增加PC競爭力,持續提升研發能力仍然是不二法門。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