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城市生根,臺灣就可以將整個無線城市的解決方案及經驗向國際輸出,而「人」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北高兩市競相為爭取成為「網路首都」而較量。臺北市政府採取BOT方式,由統一安源資訊以30億臺幣得標建置,計畫於2005年底前,完成在捷運站、特定商業大樓及其他重要地點,建置一萬個接取點(AP)及無線寬頻網路基礎建設,使無線網路覆蓋率達到90%。

服務的對象為廣大的臺北市民與遊客,提供無線寬頻接取與多樣化高附加價值服務。高雄市政府則是自掏腰包,預計花費9億臺幣,架設以公務為主的無線資訊平臺。兩市的設備提供業者,同為推廣Mesh不遺餘力的北電網絡(Nortel)。

雖然,政府單位的態度是決定無線網路案子推動與否的關鍵,但想成為無線首都又豈是誰先把設備建置完成,就可以舉手獲得勝利嗎?城市M化發展潛力,關乎政府的準備度、應用潛力與執行力,最重要的,是城市中人民對無線的認知與準備度。

如果,將北高兩市的寬頻普及度及市民對無線網路的認知程度拿來比較,兩個城市現階段在競爭無線首都的整體準備度而言,誰可勝出,答案呼之欲出。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