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elsen周四(10/14)公布美國青少年(13~17歲)的行動電話使用分析報告,發現青少年每月平均收發的簡訊高達3339則,相當於每天有110則左右,若青少年一天有16小時是醒著的,那每小時會收發將近7則的簡訊。

在青少年中,女生格外喜歡使用簡訊,每月平均傳送或接收的數量是4050則,男生則是2539則;至於18~26歲雖然也是愛傳簡訊的族群,但平均每月1630則的數量仍遠低於青少年族群。

Nielsen分析,簡訊已然成為行動電話青少年使用者的中心活動,而且有43%的青少年表示這是他們取得手機的主要原因,這也說明了為什麼他們在選擇手機時會先看有沒有QWERTY鍵盤。而2008年青少年擁有手機主因的安全問題,則以35%滑落至第二名,第三個原因則是與朋友保持聯繫,佔34%。

最愛傳簡訊的青少年族群在手機通話量上低於多數族群,且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4%,顯示簡訊行為犧牲了語音通訊。Nielsen表示,去年青少年以簡訊取代通話的原因是為了好玩,但現在有78%的青少年認知到簡訊的功能與便利性,例如有22%青少年認為簡訊比打電話容易,有20%認為簡訊比打電話快。

除了簡訊外,Nielsen發現資料傳輸及應用程式可望成為該族群的明日之星。有94%的青少年自認為是進階的資料傳輸使用者,他們用手機來傳訊、瀏覽網路、使用多媒體、玩遊戲及下載等,雖然青少年的資料傳輸量仍低於18~26歲的族群,但今年第二季的資料傳輸量已從去年同期的14MB成長到62MB,是所有族群中成長幅度最大的。

青少年下載應用程式的比例亦從去年的26%成長到今年第二季的38%,最受歡迎的應用程式包括Facebook、Pandora與YouTube等。該族群不論在多媒體簡訊、行動網路或軟體下載的使用上亦都有顯著的成長。(編譯/陳曉莉)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