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機房橫向整合資源,落實組織業務分工
環保署改造IT因應未來10倍擴編
組織改造以後,政府將成立環境資源部,整合水、土、林及空氣等資源,包含污染防治、氣候變遷、流域管理、災害防治及自然保育等業務。
用BIM打造夢想綠色機房
台灣世曦因為遷廠需求,而需要重新建置新機房,於是參考了國際級機房建置經驗,花了3個月時間設計了一座理想機房,再用半年的時間施工完成。
用抗彎光纖節省機房線路空間
康寧光纖光纜區域業務經理萬啟曄表示,彎曲優化的多模光纖能夠約束幾乎所有不同模式的光能量,即使是在彎曲嚴重的情況下。
集中監控機房內所有環控與設備
康大資訊的資訊監控系統利用Flex的程式語言來開發前端介面,監控範圍包含應用系統、網路設備、伺服器設備、遠端操控設備及環控設備的監控。
有效管理機房的6項重點
力登資深產品行銷經理黃國紘提出了企業管理資料中心與機房環境的6大重點,包括了空間管理、電力管理、環境管理、能源管理、異動管理和資產管理等。
HP機房管理3面向
臺灣HP企業系統服務事業群軟體事業處協理王秉慎表示,機房管理應分成硬體、維運管理和管理流程三個部份。環保署改造IT因應未來10倍擴編
組織改造以後,政府將成立環境資源部,整合水、土、林及空氣等資源,包含污染防治、氣候變遷、流域管理、災害防治及自然保育等業務。
新的環境資源部也將從原本環保署800人的編制,擴增到14,000人。為了解決現有組織重組的問題,環保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長朱雨其表示,必須進行資源的橫向整合,和組織的垂直分工,目標是整合資源的保護和管制,以及落實業務與組織的畫分。
這樣的組織改變和整合需要搭配資訊系統的移轉。行政院的目標是在改組的過程中,對外的服務仍不中斷,而且同時將資訊組織集中到部會,達到以部為核心,在所有資訊基礎架構下,做到資訊作業的集中共享(Shared Services),並建置共構機房集中管理,然後逐漸整併共通性系統,藉此來統一開發維護。這些政策方向會主導政府資訊部門未來的工作。另外,行政院也希望重新定位IT人員,提升IT的服務品質,在使用者提出需求前先做到。
在基礎設施和硬體設備上,環保署進行了作業調整及移轉、電腦機房共構,以及主機虛擬化。過去,機房的獨立空調、消防和不斷電系統上維運成本很高。不同機構個別設置時的網路及資安環境,也導致服務費用很高。
環保署分階段進行資訊改造,第一階段,環保署先將外點單位機房的主機整併至臺中文心機房,共減少了25臺主機。第二階段則將永和國光機房的主機整併至臺北東七機房,在100年底前預定將104部電腦伺服器整併為18部,並希望未來可以整合臺北東七及臺中文心機房為環資部共構機房。
未來環資部共構機房的架構上,將使用兩個機房互相備援,來打造環境資源的資料雲。機房共構後有幾項效益,首先,集中後的共構機房對外頻寬較大,對外服務的速度可以明顯提升。其次,共用資訊系統放置在共構機房中,可以減少網路連接路徑及傳輸瓶頸,也能增進服務效能。例如水質監測資料可放在資料雲上提供自由下載。
![]() |
|
環保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長 朱雨其 |
朱雨其認為,整合不只是虛擬化,更應該進行邏輯化的管理,將現有IT平臺合理化,去除過時的、重複的、沒有使用的部分,才能將資源投入更有價值的地方。
除了機房共構以外,在軟體系統及作業調整移轉的工作則包含了環境資源部及附屬機關的網站建置、行政管理資訊系統的整併規畫及環境資源資料庫系統的建立。預計在100年完成環資部入口網站的開發建置,也整併小型的業務宣導網站。
朱雨其表示,未來,將提供相同的網站平臺給三級機關建置機關網站,委外工作則以製作網頁內容為主,不再重複建置平臺,來提升資料的品質和流通。行政管理資訊系統則各有不同作法,包括了新建、整併、停用、改用、沿用和調整等。如公文線上簽核系統就是新建的例子,環資部公文系統預定101年上線,做到全程線上簽核,環保署於99年12月已經達到線上簽核比率30%以上的目標。
另外環境資源資料庫的系統,焦點放在資料交換方式的優化,從原本雜亂的互相支援,升級成全部上載到環資部環境資源資料交換平臺,以一對多的方式,讓各機關從同一個地方搜尋資源,使資料的交換更加簡單。用BIM打造夢想綠色機房
不少企業的機房都是東拼西湊,有需要時才添購軟硬體,較少有完整的規畫和設計,往往使用時間拉長後,機房就一片混亂,難以管理。台灣世曦因為遷廠需求,而需要重新建置新機房,於是參考了國際級機房建置經驗,花了3個月時間設計了一座理想機房,再用半年的時間施工完成。
台灣世曦自行建置的機房整合電力系統、空調系統、營建系統和空調設計。建置過程分成設計、規畫、施工、監造及驗收等過程。在設計階段,首度採用了建築資訊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來進行機房設計及施工的輔具。透過電腦設計模型,可以模擬出空間和配置,並可用來檢查設計上的衝突,以及作為施工工序的模擬參考,以便更精確地掌握施工品質和建置成果,提前避免許多在施工時才會發現的問題。在設計和規畫的階段,著重於機房配置管理、節能、布線收納和環境安全,除了專業技術知識,再加上創意發想,最後再尋找信賴的施工廠商實踐。
機房配置方面,台灣世曦使用貨櫃式機房設計,讓資料中心能夠符合模組化的趨勢,易於管理和擴充。並運用色彩管理和標示管理來管理機房,依據不同速率和用途的纜線和插座標示不同的顏色。機房布線則運用網籃將機房中繁複的線路收納整齊,再由資訊部門親自布線,並預留之後的空間。
![]() |
|
臺灣世曦資訊系統部正工程師 張智欽 |
在節能上,台灣世曦資訊系統部正工程師張智欽表示,空調是機房電力消耗的主要來源,確實做好空調的配置,就可達到很好的節能效益。另外也運用機櫃式空調冷卻設備,結合模組化的需求,利用短風徑設計來提升降溫效率。氣流管理上將冷熱通道做分離,並採取熱通道封閉以減少混風,纜線走向也有特別規劃,來確保風徑順暢。
台灣世曦捨棄下吹式或上吹式空調,而改用垂直式平面空調,進風點的溫度幾乎可以保持一致,也方便機櫃調整位置。張智欽指出,封閉冷熱通道的同時,要更注意消防的問題,因為熱通道封閉會使溫度很快的上升,因此相關的配套因應和規畫,應該要及早和施工廠商共同討論解決方案。
此外,台灣世曦還運用貨櫃機房外氣空調進行外氣節能,但因臺灣濕度較大,空氣品質難以控管。所以,台灣世曦和廠商合作,額外設計冷卻水的節能,利用板式熱交換器進行水冷式降溫,來減少冰水機的使用,再配合自然環境資源和閒置的排風器降低能耗。燈具則採用CCFL(EFFL)冷陰極管作為主要照明,次要照明採用LED燈具,這些做法累積起來就能節省50%的空調電力。新機房門禁識別採用臉孔識別、指紋識別和ID卡,並利用移動式攝影機來監控機房,即使管理人員不在現場也可遠端遙控來監控環境。
張智欽表示,台灣世曦從設計到施工的過程,一直堅持空調設備、UPS不斷電系統、消防設備等所有東西都是模組化的概念,這樣在資訊布局上,能夠更容易做調整。而雖然許多企業都來參訪世曦的機房,但仍然有許多地方可以改良。張智欽也特別指出,選商發包的環節可決定40%的施工成果,監造則佔了50%,最後的驗收也可影響10%的成果,每個環節都不可疏忽。台灣世曦就是合作了很好的施工廠商,所以藉由BIM模擬設計,輔助施工成效之後,能夠真正實踐出理想的樣貌。用抗彎光纖節省機房線路空間
康寧公司是玻璃和陶瓷材料的領導廠商,擁有許多玻璃光纖技術的製程專利。在光纖和纜線方面提供用戶、企業網路到長途光纜、海底光纜等全段光化的網路使用。硬體和設備則提供所有領域使用的光纖接頭產品及電信網路產品的解決方案。
![]() |
|
康寧光纖光纜區域業務經理 萬啟曄 |
康寧光纖光纜區域業務經理萬啟曄說明抗彎光纖和光纖節能的特性。他表示,彎曲優化的多模光纖能夠約束幾乎所有不同模式的光能量,即使是在彎曲嚴重的情況下。因為使用了特殊設計的光溝槽,在纖芯中可以使用不同模式的傳輸光波,而且能容納更多光纖通路,且能讓傳輸中的耗損減到最少。71公尺的光纖只需要0.02克的玻璃,可更節省原料。
萬啟曄表示,抗彎光纖相對於傳統銅線,矽原料比銅容易取得也較為便宜,尺寸外徑也比銅線更小,光纖也不會像銅線在傳輸過程會發熱,不用額外增加冷卻成本。另一個優勢是能快速簡便的安裝在各種環境,也適合在狹小的空間中使用,或可用來更新舊線路。
大部分機房採用下吹式空調系統,在高架地板下的冷通道需要的是良好的對流,但若堆積了過多線路,冷氣送出後無法達到設備端,冷氣壓縮運作的次數就會增加,增加能源的消耗。改用抗彎光纖後,因其節省空間的特性,便可以讓高架地板下通道的對流順暢。
光纖玻璃容易受損和髒污,康寧也提供了保護線和檢查清潔的服務,也可依據企業跳線和布線的需求提供提供合用的尾套設計。企業要升級網路線路時,萬啟曄表示,只需更換光纖模組就可從10Gb擴展到100Gb,不需更換機架。集中監控機房內所有環控與設備
康大資訊的資訊監控系統利用Flex的程式語言來開發前端介面,監控範圍包含應用系統、網路設備、伺服器設備、遠端操控設備及環控設備的監控。可在同一平臺上管理不同作業系統的環境,包括Windows、Linux、 Unix、IBM、AIX、HPUX和Solaris。
首先,在應用系統的監控上,康大的TWBA應用程式效能分析模組可監控應用系統上每個程式執行的時間、次數或路徑,藉此找出最花時間的應用程式,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其次,在伺服器監控上,則可透過機房配置圖來標示設備狀態,網管人員透過滑鼠拖拉設定就可以修改機櫃內主機的配置方式。也透過網路拓樸圖和儀表板來顯示網路設備的流量。另外可結合PDU和KVM提供遠端遙控,例如啟動備援裝置,也提供側錄系統可同時監測並側錄不同伺服器的畫面,還能播放過去的伺服器畫面,遠端控制還可以開啟或關閉伺服器電源。
![]() |
|
康大資訊協理 施懷宇 |
環控系統則包含溫濕度、電力系統、空調系統、消防系統、門禁系統、UPS偵測、發電機監測和漏水偵測。在環控系統中可以呈現電力使用狀況,也能夠透過網頁介面監控影像,並能查詢歷史資料,製作成各式資產管理的報表。不過,康大資訊協理施懷宇表示,環控系統需額外購買硬體,並依據企業需求來施工。有效管理機房的6項重點
企業可以透過不同的管理做法,來加強機房運作的效率。
![]() |
|
力登資深產品行銷經理 黃國紘 |
力登資深產品行銷經理黃國紘提出了企業管理資料中心與機房環境的6大重點,包括了空間管理、電力管理、環境管理、能源管理、異動管理和資產管理等。
力登也依據這6大重點提供一套DCIM解決方案,可以協助企業管理機房。
進一步來看,資產管理強調資產的設定和維護,異動管理著重機櫃異動時的整理,而空間管理則是妥善規畫機櫃空間,避免空間產生浪費或是過於壓縮的問題,以達到最大的利用價值。
在力登DCIM方案中,也提供了Asset Management Tag(AMT)設備,在機櫃上安裝專屬的資產條碼。
當伺服器裝入機櫃時,網管人員也可以同步將機櫃條碼輸入管理系統中,再利用Asset Management Strip(AMS)的設備來監控機櫃中伺服器的異動情形,黃國紘表示,這樣可以打造出智慧型機櫃,來利用dcTrack監控機制可以顯示伺服器故障後搬移,或是有空間但電力不足的供應狀況,透過這些資訊,可以協助網管人員管理機房,減少空間配置不良和混亂的狀況。
另外,環境管理可藉由監測機房的溫度、濕度、氣壓、氣流等,方便企業發現機房熱點來進行降溫。而能源管理和電力管理上,企業可以利用機架電源配電單位(PDU)來監測實際耗電資訊,並利用不同顏色來識別不同的PDU。
為防止電線鬆脫,企業也可自行搭配鎖插座裝置,不需特殊電源線規。
最後,企業可進一步再結合環境和電力能源的偵測機制,企業不需調低整座機房的溫度,只需針對局部熱點降溫,可以更有效率地使用能源。HP機房管理3面向
![]() |
|
HP企業系統服務事業群軟體事業處協理 王秉慎 |
臺灣HP企業系統服務事業群軟體事業處協理王秉慎分享HP的機房管理經驗,他表示,機房管理應分成硬體、維運管理和管理流程三個部份。硬體管理包括了最基礎的布線、機架設計,而維運管理則是以軟體監控為主,最後才是人員管理和管理流程規畫。
王秉慎表示,綠色節能、雲端服務、自動作業、風險控管和服務水準為現代機房的未來發展趨勢和管理方向。機房自動化可做到無人機房,利用雲端服務則可節省資源,節省維運資源後,企業就可將人力運用在創新應用上,做出更好的服務。
以HP自身經驗來看,因為企業規模龐大,核心資料散布在上百個資料中心中,複雜的機房架構也導致維護成本節節升高。當專案同時並行時,也因分散的機房而影響時程和品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惠普將85個資料中心整併成6個。在整併過程中,除了硬體措施和架構的規畫外,也需大量仰賴監控軟體的輔助。例如運用事件集中的策略來加快問題診斷速度,再配合儀表板的分析讓不同領域的專家可隨時掌握線上的狀況,即時找出問題的癥結。
王秉慎表示,自動化管理最大的好處並非是節省人力,而是可以降低風險,將人工作業容易出錯的繁瑣工作,改用電腦處理,以降低人為疏失的風險,並且可以為某些重要或衝擊較大的事件建立制式的維護步驟檢查表。當事件發生時,系統就可以有一套基本的解決機制,不需馬上尋求人員的協助,讓這些事件能夠自動解決。
熱門新聞
2025-02-05
2025-01-31
2025-01-30
2025-02-03
2025-02-03
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