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軟體開發業者提出計畫,其產品具獨特性、有市場性、技術上有所突破、以外銷市場為主,就有機會得到軟五的補助。

屬於經濟部工業局專案計畫,委託資策會辦理的「軟體工業五年計畫工作室」(簡稱軟五),從1993年正式展開工作以來,到今年七月起已完成第一個階段的五年計畫,隨之展開的即是二期軟五,將繼續扮演輔導國內軟體工業成長、邁向公元兩千年的角色。

五年前軟五成立時所定的目標,是在1997年達到國內業者軟體總產值台幣875億元,雖然今年只達到約600億的成績,目標完成率約為七成,但相較於1992年時只有293億元的總營業額,也已有了大幅度的成長。

在輔導業者方面,”軟五”主任陳清文說,五年來平均每年都有六千多萬元的經費,是編列為「軟體新產品開發獎助」之用。只要軟體開發業者提出計畫,其產品具獨特性、有市場性、技術上有所突破、以外銷市場為主,就有機會得到軟五的補助。

今年則特別為了幫助軟體公司募集資金,軟五辦理了一連串說明會與研討會,吸引了許多財團與民間創投基金投入軟體產業。促成軟體公司上市上櫃、改善產業發展環境,也是軟五的工作計畫之一,目前已有精業公司上櫃,預計明年開始,倚天、友立、資通、凌群等將上櫃。

面對新的一個五年,陳清文舉出幾個推動的方向。比如與國際大公司合作,像 Intel與台灣五家公司訊連、昱泉、昺陽、西基、大宇技術合作,使這些公司在產品開發上可以最快速地跟住硬體的腳步。

他也提到,這一兩個月以來美國市場上出現不少華人軟體工程師獨立出來成立新的軟體公司,這些人多是在在大公司中工作多年,累積的經驗、技術能力相當可觀,軟五希望能藉著提供資金、以及台灣在亞太地區的樞紐地位,吸引這些華人研發團隊來台設置總公司,這也是把軟體技術引入台灣的好方法。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