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執行長Larry Page周四(10/13)於Google+上張貼Google第三季的財報與Google+的發展現況。Google在Google+上線90天內推出了100種功能,包括新增搜尋功能、允許使用者分享社交圈,以及遊戲功能等,Page亦宣布Google+的使用人數已超過4000萬。
Page表示,人們以驚人的速度聚集在Google+,迄今已有超過34億的照片上傳至Google+,但這才剛開始,因為Google的目標遠超過所發表的個別功能,其最終野心是要改變Google的整體經驗,讓它更自動化及簡潔;這代表Google將把身份及分享功能帶到所有的產品中,以讓該站與使用者建立真正的關係,同時使用者也會擁有更相關的搜尋結果與廣告。
市場研究機構Hitwise今年7月底曾警告Google+在6月底發表初期衝下的龐大流量已出現下滑跡象,同樣下滑的還有用戶停留時間。上周另一市場研究機構Chitika則指出,雖然Google+在全面開放申請(9/20)後流量一度激增1200%,但約莫一周後流量就回復到先前仍需邀請測試的階段。
Chitika分析,這代表Google+的使用者看不到太多留下的理由,Google應開發獨特且難以複製的功能,否則很快就會喪失競爭優勢。
諷刺的是,日前一名曾待過Amazon的Google員工Steve Yegge透過Google+長篇大論比較兩家公司的不同,並以Google剛推出的Google+社交網站為例,抱怨Google高層不懂平台。
Yegge此文一出,廣泛引起全球媒體的引用,並加以大作文章。雖然在這篇文章引起媒體的注意後,Yegge很快就刪了它,但仍有許多人在Google+上分享了該文。
Yegge先強調平台的重要性,認為沒有平台概念的產品總是會被平台化的產品所取代,平台的黃金準則為「吃自己的狗食」(Eat Your Own Dogfood)代表業者必須先使用並喜愛自己的平台後,別人才有可能跟進,但Google總是事後才想到某些功能。
他表示,平台必須要有長期的規畫,不能自己吃人的食物而讓開發人員吃狗食,Google+發表時甚至沒釋出任何API,這可能帶來短期的成功但卻會毀了平台的長期價值。
對於Facebook的成功,Yegge認為並非因為這是一個優秀的產品,而是來自於Facebook建立了一個平台,並讓其他人完成平台上的各種產品,但Google+團隊卻僅就短視的市場觀察,來決定Google+需要什麼。(編譯/陳曉莉)
熱門新聞
2025-02-23
2025-02-21
2025-02-21
2025-02-21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