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網域名稱管理機構ICANN上週五(10/14)宣布,在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請求之下,決定接手管理國際時區資料庫(TZ Database)。
原本國際時區資料庫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員工David Olson所創設、維護,並放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FTP伺服器中,內容涵蓋各時區資料,如各地歷年冬、夏令時間調整等。MacOS、Linux、Oracle、UNIX等多種作業系統、軟體及網站等,都直接引用該伺服器所提供的資料,將時間、日期從格林威治標準時間轉換成使用者當地的時間。
IETF董事長Russ Housely表示,許多商業作業系統與應用軟體都使用了時區資料庫,錯誤的時區資料將會影響到許多日常活動,包括開會、電話會議的協作、航班,以及列車時間表、包裹快遞通知……。
但9月30日一家名為Astrolabe的軟體公司,認為該資料庫義工使用該公司的資料,提出訴訟要求支付版權費用。雖然義工等相關人員認為這是公開訊息,不必支付版權費用,但仍導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在10月6日關閉該FTP伺服器。相關作業系統、軟體,或網站仍可持續使用先前下載的時區資料,但無法進行更新。
Olson負責維護該資料庫已有近30年時間,據美聯社報導,Olson自2009年就有退休打算,並開始為該資料庫尋找新家。而ICANN也表示,如果真有法律問題,將會負責處理。(編譯/沈經)
熱門新聞
2025-02-23
2025-02-21
2025-02-21
2025-02-21
2025-02-21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