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資料中心技術運算總經理Rajeeb Hazra展示Knights Corner

英特爾(Intel)周三(11/16)在國際高速計算會議(Supercomputing Conference , SC11)上展示了首款採用「眾多整合核心」(Many Integrated Core,MIC)架構的協同處理器Knights Corner,以50個核心及每秒1 traflop的效能競逐超級電腦市場。

英特爾於今年6月發表的MIC架構主要用來推動新一代超級運算的速度、效能與相容性,鼓勵開發人員結合Xeon處理器與基於MIC架構的協同處理器來打造超級電腦平台;現今的超級電腦甫突破每秒10 petaflops的浮點運算門檻。有別於NVIDIA與AMD以繪圖晶片來協助CPU以提昇整體運算能力,英特爾計畫透過協同處理器來壯大運算效能。


Knights Corner具有每秒1 teraflop的雙精準度浮點運算能力,為首個商業化的MIC架構產品,將採用英特爾最新的3-D三閘(Tri-Gate)電晶體與22奈米製程,內含超過50個核心。英特爾表示,當MIC架構產品正式問世時,除了將因特別為高度平行運算任務所設計的架構而帶來高效能以外,也會相容於既有的x86編程模式與工具。

英特爾資料中心技術運算總經理Rajeeb Hazra表示,英特爾1997年透過ASCI RED系統首次展示了內含9680顆Pentium Pro處理器的Teraflop等級之超級電腦,如今在一顆內含MIC架構的晶片就能達到同樣的效能,將是高效能運算的重要里程埤。

Hazra說明,Knights Corner不像傳統的加速器,它像是全功能的高效能運算節點,可被充份存取與編程,應用程式會把它視為獨立於主要作業系統以外,並執行Linux作業系統的電腦。

英特爾在會場上透過氣象模型、斷層攝影、蛋白質折疊與先進材料模擬等應用來展示MIC架構的效能,指出MIC架構的優點之一是可執行既有的應用程式而不用將程式移植到新的編程環境中,將允許科學家以既有的x86程式同時利用CPU與協同處理器的效能,大幅節省以其他專有語言改寫的時間、成本及資源。

僅約手掌大小且相容性高的Knights Corner也許有機會進駐個人電腦,不過,Hazra認為與其在筆電上提供超級電腦的運算效能,使用者可能還比較想要更長的電池續航力。(編譯/陳曉莉)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