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大瓶裝水製造商農夫山泉,為了解決資料市集無法負荷快速成長的業務資料,改導入SAP HANA記憶體式資料庫技術,來加快營運報表的產生速度,以提高供貨調度的效率,農夫山泉首席信息官胡健表示,一張營運報表的產出時間從6分鍾縮短到16秒,縮短了20倍時間。

對於許多企業來說,掌握物流與庫存管理,都是關乎企業生存與否的重要關鍵,尤其要在到幅員廣闊的中國大陸銷售貨品,更必須快速地了解產品運送的狀況,才能隨時進行補貨調貨,以及有效調度企業資源來節省運送成本。像農夫山泉每年為了將數十萬噸瓶裝水運送到全中國,在中國各地設立了超過300個辦事處,以及數十家工廠。

原本在2008年時,農夫山泉為了分析各地不斷增加的營運資料,導入了甲骨文資料市集(Oracle Data Mart),將SAP ECC6.0的資料彙整到SAP資料倉儲系統進行資料萃取後,放入資料市集中,透過BusinessObjects 3.0產出各種分析報表。

隨著農夫山泉營業規模快速成長,資料量也不斷增加,資料市集產出報表的速度越來越慢,胡健表示,後來甚至最慢的時候,產出一張報表就需要等待2個小時。另一方面,各營業單位的行銷人員也不斷要求報表資料可以每天更新一次,來提高資料調度的時效性。

所以,農夫山泉在今年6月時,決定放棄原有資料市集的作法,改導入SAP HANA 1.0記憶體式資料庫技術,將ERP上的資料直接透過SLT的同步更新功能,將最新銷售資料上傳到SAP HANA平臺上來產生報表。胡健表示,同樣一張報表,用新架構產生報表的時間為16秒,而舊架構則需要358秒,差距超過20倍。

不過,目前SAP的HANA技術僅支援BusinessObjects 4.0,因此,企業得先升級才能順利導入HANA。農夫山泉花了2個月的時間,投入了35個人力才完成HANA技術的導入,胡健表示,最耗費人力與時間正是版本升級的過程。農夫山泉新系統已在8月底上線,目前HANA應用案例不多,農夫山泉是全球第三家,也是全亞太區第一家完成導入的企業。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