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本周宣布釋出支援Facebook行動網站與Android平台的時間軸功能,以讓使用者更容易組織與管理自己所張貼的內容。

Facebook時間軸(Timeline)在台灣的名稱為「動態時報」,集結了使用者所張貼的動態訊息、事件與照片,讓使用者或友人更容易檢視歷史張貼內容,Facebook亦於本周將Timeline功能擴充到全球市場,當使用者於個人檔案上方看到「動態時報」的服務通知時,即可開始使用該服務。

至於行動版的動態時報功能則率先現身於m.facebook.com與支援Android的Facebook程式上。行動版上首先出現的是使用者的檔案照片,往下捲則可依序看到使用者所張貼的訊息、照片或事件等所有歷史紀錄,左右拖曳則可檢視相簿或其他訊息,動態時報上方的圖示亦可用來瀏覽地圖、照片或友人等資訊。具備動態時報功能的Facebook程式目前支援採用Android 1.8.1平台以上的裝置。

有媒體認為,通常行動應用程式會先選擇擁有固定螢幕尺寸且較易開發的iOS平台,此次Facebook選擇了先開發支援Android平台而非iOS的行動程式令人不解。

在行動版的動態時報上,使用者曾與友人分享的照片尺寸會大一些,而且可於地圖上看到使用者曾造訪的地點與當時陪伴的友人。基本上,動態時報的設計可讓友人透過各種重要訊息與事件了解使用者的故事,不過,使用者仍有權選擇是否開放哪些內容予特定友人。

根據Facebook的說明,當個人檔案出現動態時報服務通知後,使用者有7天的時間來整理與組織自己的動態時報,包括增減各種內容或設定隱私權限等,在這7天內使用者隨時可以選擇發表自己的動態時報,或是在7天後Facebook會逕自公開該動態時報版面。(編譯/陳曉莉)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