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IaaS市場的戰局從去年開始越演越烈,用戶數量也逐步成長,促使多數業者紛紛著手改善服務,以追上國外IaaS的水平。

目前臺灣3大電信業者已陸續推出在地IaaS服務,包括中華電信既有HiCloud CaaS(Compute as a Service)及儲存雲服務,台灣大哥大(台哥大)、遠傳去年底剛推出IaaS雲端運算服務,另外也有少數IDC業者、SI廠商與伺服器廠商加入戰局。IDC業者如宏碁電子化資訊管理中心(Acer eDC)推eDC Cloud公有雲服務,SI廠商神通資訊科技(神通資科)與國外IaaS業者Joyent合作推出MiCloud服務,華碩則推出WebStorage雲端儲存服務。

整體來說,目前臺灣IaaS朝5大方向邁進,包括結合在地支援與顧問服務、培養自主研發能力、提供API與自助式平臺、推出跨國服務,以及未來會朝向SaaS應用發展等。

方向1:提供在地支援與顧問服務

臺灣多數IaaS服務大多從主機代管(Colocation)服務轉變而來,透過虛擬化技術與各種自動化管理功能,使IaaS服務能提供比主機代管更細緻且彈性的方案。不過,不少IaaS業者仍處於兩種服務之間的過渡階段,還沒有擺脫提供機房空間或主機設備等單純租用的思維。從國外打造全球IaaS服務的經驗來看,真正的IaaS還必須搭配自助式平臺、釋出API、建立更彈性的資源運用方式、彈性的計價方式等完整配套措施。

不過,多數IaaS業者也開始認知到主機租用與IaaS兩者的差異。中華電信協理兼數據通信分公司副總經理陳明仕表示,IaaS服務是結合很多技術和設備堆積出來的服務,包括網路、機房、虛擬化、伺服器及全套管理措施,相較於設備租用服務,IaaS不只提供裸機就好,還要將各類型的設備組裝成可滿足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而企業對IaaS真正的需求是快速且順暢地執行應用系統,因此,IaaS還必須搭配其他配套措施,包括防毒、防駭、流量管制、認證、收費機制等,還要有自助式平臺、24小時支援與客戶服務等,隨時解決用戶的問題。「主動幫客戶設想,才能做到真正的服務。」陳明仕表示。

不單只是設備出租,還要提供完整的配套措施,正是臺灣IaaS服務目前共同的發展方向。

而臺灣IaaS業者多數強調其在地支援與顧問服務是勝過國外IaaS的優勢,讓企業打通電話或透過電子郵件,就能找到客服或技術工程師,協助解決操作或技術上的疑難雜症。

目前幾乎所有臺灣IaaS服務都提供了全年7×24小時客戶支援服務,包括中華電信、台哥大、宏碁、神通資科等,對比於那些相隔遙遠、語言與稅收制度又不同的國外IaaS服務,企業可以就近取得在地的服務。

甚至有些IaaS業者打算提供顧問服務,協助企業規畫雲端策略,並逐步移轉雲端。例如,今年初台哥大整併了集團內部的IDC維運與產品技術部門,來共同發展IaaS服務,並培養了70人以上的技術支援與顧問團隊,一線與二線工程師將提供支援顧問服務,以協助企業部署雲端應用、移轉既有系統、甚至協助規畫雲端策略等。

日前中華電信也指派前任中華電信CIO陳明仕,接任中華電信協理兼數據通信分公司副總經理一職,主導中華電信雲端服務內容與策略的走向,正是為了從自家用hicloud CaaS平臺建置私有雲的經驗中,來打造更符合企業需求的服務,甚至能夠以從自身經驗出發,協助企業從傳統IT環境過度到雲端。

方向2:培養自主研發能力,以長遠改良IaaS服務

由於臺灣多數IaaS業者都是硬體或電信廠商,企業難免擔憂,這些廠商容易缺乏自主的軟體研發能力,因而難以自主掌握核心技術來提供更好的IaaS服務,或者這些IaaS業者要改善服務時,還得受制於其他的軟硬體廠商,難以取得原始碼來自行開發新功能或服務。

臺灣IaaS業者也意識到了這項問題的重要性,逐步擴大培養自家的軟體研發能力,以期未來能快速因應企業需求的變化,自行決定是否要修改服務內容,而不會受制於廠商。目前中華電信、台哥大、神通資科與宏碁等IaaS業者都表明了有培養自家的軟體研發團隊,而且目前仍在逐步擴編人力,這也說明了臺灣IaaS業者打算掌握核心技術來長期發展IaaS服務的決心。

例如神通資科MiCloud在建立之初,就是因為IT部門要用來打造私有雲,當時就開始培養了開發團隊來研究Joyent的SmartDataCenter核心技術,神通資科資訊服務研發處處長趙元瀚表示,未來MiCloud服務就能依據臺灣企業的需求來量身打造IaaS服務。

宏碁電子化服務事業群副總經理吳乙南也表示,在去年8月宏碁自行開發出Cloud Smart Portal(CSP)這套雲端系統管理平臺,以.Net平臺開發而成,共可支援3套主流的虛擬化軟體,包括Citrix Xen、VMware ESXi及Microsoft Hyper-V,還能整合虛擬層的系統管理軟體與程式參數,提供系統監控與管理、流程控管及自動報價系統等功能。目前臺北市政府資訊處已導入CSP平臺來管理自家的私有雲。

另外,直接採用現成IaaS平臺軟體的業者如中華電信,其hicloud平臺主要採用了VMware vSphere虛擬化軟體和vCenter系統管理軟體,再搭配其他廠牌軟體,卻仍培養了一批中華電信研究所的雲端開發團隊,掌握自主開發技術。

方向3:提供API介面與自助式平臺

IaaS業者有了足夠的軟體研發能力,才能打造自助式服務平臺,用來提供如電子商務一般的IaaS自動申購流程,甚至還可以更進一步地,釋出API與腳本程式,讓企業自行客製管理功能或介接自家系統,這些都可望在未來成為臺灣IaaS的必備服務。

中華電信整合CaaS平臺及自家既有支援電信營運的報帳與營維運系統,打造出CloudBOSS雲端維運管理工具提供資源組態管理、訂單管理、服務開通、SLA管理、帳務管理、資源監控等功能,企業可使用此平臺,在3~5分鐘內就能自動完成底層運算資源調度及其他系統功能設定,藉此將IaaS服務的申購流程自動化。每個月,中華電信再按照實際用量來計算使用費,將此費用與月結電信帳單結合,讓企業可以按需付費。

不過,中華電信CaaS服務尚未規畫要釋出API,陳明仕表示,未來會視企業對API的需求來決定是否釋出。而中華電信的儲存雲服務則預計在今年第2季釋出API,讓用戶利用雲端的儲存空間自行打造不同的線上儲存服務,延伸發展SaaS應用。

不只中華電信,其他後進的IaaS業者也開始提供API與自助式平臺。去年11月上線的神通資科MiCloud也於今年4月釋出API。

趙元瀚表示,這些API可成為讓企業可彈性介接IaaS平臺的接口,讓企業自行開發VM控管、管理權限認證、分析與儀表板等功能元件。此外,神通資科也提供不同功能的範本程式給企業參考。

趙元瀚坦言,IaaS必須符合企業對運算資源的變動需求,但企業很難事先預估變動量,不同企業的需求變化也不一樣,因此,IaaS業者釋出API,才能讓企業自動增減資源容量來更貼近資源運用的需求。

另外,神通資科的付費機制透過如Amazon一般的線上刷卡方式採用HiTrust廠商提供的電子商務認證與系統介接等服務,來與台新銀行達成合作機制,建立每個月從企業信用卡帳戶自動扣除不定額款項的金流機制。

其他IaaS業者如台哥大和遠傳IaaS服務的自助式平臺則預計在今年第二季問世,而台哥大則正在開發未來即將釋出的API。

方向4:提供跨國IaaS服務,以擴大市場布局

臺灣在地IaaS固然可以就近提供服務,卻容易將市場限縮於臺灣,難以提供跨國IaaS服務。但不少跨國企業採用IaaS服務的原因,正是為了節省在遍布全球各分據點配置IT設施與人力的經費,並節省總公司IT人員跨國奔波的成本。

目前神通資科可以提供跨國IaaS服務,而台哥大也正在規畫,預計在未來提供。

例如,神通資科MiCloud服務採用國外IaaS業者Joyent的平臺技術,同時也與Joyent進行策略聯盟,協助企業使用Joyent位於全球7座資料中心的服務,包括美國、加拿大、荷蘭、新加坡與東京等地,以建立跨國的IaaS平臺,並且讓企業取得神通資科在地的申購與支援服務,不必自行越洋接洽Joyent位於國外的人員,藉此將IaaS服務範圍延伸至全球。

方向5:先做IaaS,還延伸到SaaS

台達電子雲端技術中心資深處長翟本喬表示,IaaS業者要做到服務,還必須深入掌握企業的需求,但這就不光是硬體層的問題了,還要做到軟體服務。「如果IaaS業者畫地自限只做IaaS,就永遠做不出有競爭力的服務。這也是為什麼2011年全球電信業者做公有雲,平均獲利率只有3.8%,因為錢都付給其他軟硬體廠商了。」翟本喬坦言。

在臺灣IaaS業者規畫的未來雲端發展藍圖當中,也呼應了這樣的論點,多數IaaS業者先從IaaS來切入雲端,再以此為基礎來發展各項平臺或軟體的服務。

如中華電信整體的雲端策略不單單只做IaaS,未來還會發展PaaS與SaaS服務,提供全套雲端服務。陳明仕表示,IaaS服務只是基礎,企業真正關切的需求是怎麼發展應用,中華電信也呼應了這項需求,擬定「4中心、1平臺、1市集」雲端策略。

「4中心」包括營運、研發、測試與體驗中心,讓企業能夠掌握各種雲端技術,並且能夠從自建IT的環境逐步移轉雲端;「1平臺」是雲端創作平臺,提供不同的開發工具給開發人員,以利軟體開發;最後的「1市集」則是指中華雲市集,提供觀光旅遊、健康照護、流通服務、語音調查、語音客服軟體等應用軟體服務。

而神通資科MiCloud也會朝向PaaS與SaaS前進,不只停留在IaaS。趙元瀚表示,目前MiCloud已立基於IaaS平臺推出了不少SaaS服務,如ERP、CRM與線上醫療門診系統等,未來也會持續發展更多應用服務。文⊙鄭逸寧、攝影⊙洪政偉、賴基能

[圖表]臺灣IaaS虛擬機器規格比較表 (點此看圖)

 

讓CIO主導雲端策略,自己當客戶來設計服務

為了取得企業的信賴感,自去年開始,中華電信利用hicloud CaaS平臺建立自家的私有雲,將原本分散在全臺各地分據點獨立運作且具備同樣用途的系統逐步整併為各據點共用的同一套,並移轉到hicloud CaaS平臺上。陳明仕表示,在中華電信的系統總數量當中已有3~4成移轉到hicloud上,包括提供外部服務的應用系統,如iEN、千里眼、hiMeeting視訊服務、104/105查號系統等。中華電信這麼做,是為了讓自家IT部門親自當hicloud的用戶來檢視與調整服務,同時也藉此取得企業對hicloud CaaS的信賴感,培養企業與中華電信身在同一艘船上的信心。

除了將自家IT系統移轉至IaaS平臺來證明服務的可用性,中華電信甚至連自家的CIO也跳進來做雲端服務。前任中華電信資訊處處長陳明仕,日前剛剛轉任中華電信協理兼數據通信分公司副總經理,負責主導中華電信雲端服務策略的走向。陳明仕表示,這些作法都說明了中華電信推動完整雲端服務的決心。

另外,神通資科也採取了類似的策略,以自家IT部門建置私有雲的經驗,來推出MiCloud公有雲,同時讓身兼CIO的神通資訊科技行政中心資訊服務研發處處長趙元瀚來主導雲端服務的發展,企圖以企業視野來打造IaaS服務。

神通資訊科技行政中心資訊服務研發處處長趙元瀚表示,IaaS好處是能夠更貼近企業動態變化的應用需求,但不同企業的變化程度不一,IaaS服務必須釋出API,來媒合實際需求。

中華電信協理兼數據通信分公司副總經理陳明仕表示,企業對IaaS真正的需求是快速且有效率地執行應用,因此,完整的IaaS服務必須具備其他配套措施,如自助式平臺。

 

IaaS用戶數量仍偏低,企業還沒準備好也是原因

根據iThome在2012年CIO大調查的數據來看,只有6.2%的企業已經採用IaaS服務,可見臺灣IaaS的用戶數量還不多,而導入IaaS的用途,最多是用於VM虛擬伺服器租用(15.5%),次之是網站建置(9.1%),第三為儲存空間(8.2%)。另外金融業、一般製造業、服務業也有不低的比例使用網路流量負載平衡。

這些企業採用IaaS主要基於成本考量,以整體平均來看,有23%的企業都是為了節省IT設備採購成本而採用IaaS,各產業差異不大,唯獨金融業的首要目的不是為了降低成本,而是為了快速部署以及節省機房空間。

工研院產經中心(IEK)科技應用與服務研究部經理陳豫德表示,目前IaaS服務的多數用戶是從原本主機代管的用戶移轉而來,包括軟體開發業者、ICP業者和新創公司等,還有部分是企業臨時性且短期的專案、開發測試環境或對外的網站服務等。

陳明仕認為,目前企業使用IaaS服務還不普及的原因,還包括了企業能力與心態上還沒準備好,首先在能力上,企業要將應用系統從實體主機移植到虛擬機器,就會面臨技術上的挑戰,如軟體資料格式的設定怎麼變更、新衍生的資安、新的備援架構等,而且多數企業剛開始必須採用混合雲架構,如何介接私有與公有雲的環境,又會面臨更複雜的難題。

在心態的轉換上,除了企業無法信賴IaaS業者的服務水平之外,當企業將系統移轉至IaaS平臺後,企業內部IT人員的維運管理工作也將部分移轉給IaaS業者,意味著IT人員能力與工作也必須隨之轉變。

這些轉變不是企業一夕之間就能完成,因此,陳明仕認為,企業要上雲端前,自己也要先做好準備。

除了系統、人力的轉換之外,企業上雲端可能還會牽涉企業的營運流程。台哥大表示,企業使用IT仍習慣以專案方式事先編列固定的預算,最好每個月的支出都很穩定,以方便費用申報與查核等。但IaaS服務按用量動態計價的方式,企業每個月要支付的經費都不固定,為此,企業還必須調整行政流程上的預算編列與請款方式,才能使用IaaS動態計費的服務。


相關報導請參考「臺灣IaaS上軌道了嗎?」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