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業達集團資訊中心副總經理張玉雲:擔任過迪吉多電腦資訊工程兼自動化工程處長、仁寶電腦資訊本部處長、統寶光電資訊本部副總經理。也曾任中華民國資訊長協進會理事。

圖片來源: 

iThome

過去十年,臺灣高科技產業達到發展的高峰,英業達集團資訊中心副總經理張玉雲表示,由英特爾公司創辦人之一高登摩耳提出來的「摩耳定律」,即IC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每隔18個月就會增加1倍,效能也會提升1倍的定律,則是左右臺灣高科技業最重要的產業發展定律,也深深地影響了臺灣高科技業的發展。

摩耳定律帶動臺灣高科技業的發展

為了跟上摩耳定律的成長步調,身為許多IT產品的製造、設計及代工工廠的臺灣,在相關產品獲利率逐年降低的情況下,為了要提升更高的生產效能,便開始應用IT技術提升辦公室及工廠的生產力。張玉雲說,透過企業流程再造(BPM)的方式,讓臺灣高科技製造業可以在更有效率的產業環境中,穩定提升公司獲利。

除了摩耳定律深刻影響過去臺灣十年的產業發展外,張玉雲認為,許多3C產品從以往的大量生產方式,轉變成3C產品消費者化,提供少量多樣的產品客製化服務需求,從產品的規畫、設計、研發、接單到生產、製造的流程,都必須能夠支援客製化。這種生產型態的轉變,則必須高度仰賴IT技術提供的有效率生產方式,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因此,張玉雲說,過往十年,臺灣就是在摩耳定律以及這種3C產品少量多樣客製化需求的產業變化中,慢慢累積出臺灣高科技製造業的全球實力,這也是之前十年,IT對臺灣高科技製造業產生的最大衝擊。

但是,隨著臺灣勞動成本的提升,高科技製造業包括上、中、下游產業鏈的產業集體西進,張玉雲說,這是另一個對臺灣產業發展造成最大衝擊的事件。但他指出,也由於高科技業的產業西進政策,透過中國勞動力的彌補與臺灣產業技術發展,讓臺灣高科技製造業的規模,從原本的幾億元的營業額,進而躍升到現在百億、千億,甚至是兆元的產業規模。

也就是說,臺灣高科技製造業的發展,除了產品製程的持續創新外,張玉雲認為,臺灣企業透過IT技術提升內部辦公室與工廠的效能,再搭配上中國市場可以提供充沛的勞力,兩相幫襯的前提下,才有機會創造臺灣高科技製造業,現在突破數百億元的產業規模。

但是,這樣的產業發展方式還是面臨到發展的瓶頸。張玉雲指出,摩耳定律加上中國勞動市場的搭配,創造出許多需求與發展空間,但他引述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對未來產業發展的預測,預計到2014年,摩耳定律預測的發展會面臨重新修正,甚至可能因為摩耳定律的失效,讓整個產業因為缺乏需求,而沒有持續的創新。為了避免這樣的情境發生,他說,所有的高科技製造業者也一直透過各種的製程創新,搭配可以提升工廠與辦公室效能的IT技術,希望找到突破現況的關卡機會。

擁抱雲端運算,轉換平臺提升產業競爭力

隨著雲端運算越來越普及,張玉雲認為,未來3~5年的IT技術發展,勢必要擁抱雲端運算的技術,尤其是,當雲端運算提供的IT服務越來越便宜、穩定度也越來越高時,企業的接受度也會越高。

當雲端服務越來越普及時,張玉雲表示,以往獨占市場、所謂的Wintel架構,也同時面臨新的挑戰,包括Google相關的平臺,以及微軟與Nokia結盟的平臺等,都有機會竄起。

所以說,IT部門面對未來的產業發展時,張玉雲認為,IT部門應該要有策略性的思考方式,不只是考量企業內電腦環境產生的變化,還要包括行動、協同作業平臺的雲端化等。當企業和個人都將共同面對這種混合式的環境,這些都應該納入思考的範圍內。

以往,企業會透過不停的轉換系統,藉此提高產業的競爭力。但張玉雲說,卻很少人在此時思考,已經用了十年的舊平臺,只轉換系統是否已經可以滿足產業發展的效益?是否可以為企業帶來策略性的成長呢?因此,他建議,企業內部透過BPM作企業流程再造的同時,也可以考慮從實體平臺轉換到雲端環境,透過採用新的軟、硬體架構,來創造新的產業優勢。

當然,隨著企業開始打造內部的私有雲甚至是公有雲的IT環境,張玉雲說,使用虛擬化技術幾乎是共通的階段,而從虛擬化的資安考量,一直到未來的雲端安全等相關議題,也都是IT部門應該一併納入評估的重要項目。

IT主管應該要主導議題與組織定位

IT部門是一個發展不過20多年的新部門,相較於企業內其他的單位,幾乎從18世紀,工業革命後就都已經有的部門。張玉雲說,因為IT部門對企業的價值與定位一直處於搖擺不定的階段,IT主管一定要先想好該部門在公司的定位為何,究竟是支援單位還是功能組織等,有了共識之後,才知道後續努力的發展目標,得以完成企業賦予的使命。

所以,IT主管未來3年最大的挑戰除了部門在組織中的定位外,張玉雲認為,IT部門和同仁扮演的角色與分工清楚,了解產業知識與公司營運目標,兩相搭配下,企業的IT部門定位才會清楚。

張玉雲也強調,由於IT部門是公司內具有IT專業的單位,而且IT部門提供的服務是無形的,IT部門主管應該要懂得主導議題,主動扮演企業的支援或者是主導議題的角色,讓各部門在進行檢討時,IT部門才有存在感。至於IT部門同仁,主要仍是技術角色,專精企業營運應該具備的IT能力,是未來IT部門同仁應該作的自我提升。

 


相關報導請參考「iThome電腦報周刊10周年特別報導:IT 10年」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