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home
如果有一天前往外交部領事局申辦護照,可以全程不用攜帶任何的證明文件,而由政府出示所有數位證明資料,提供民眾確認就好,或是在辦理駕照途中離開而未拿到駕照時,還可以另外選擇到他地的監理機關接續辦理,這些政府服務的流程都經過了跨部會整合和資料串接互通,全都交由政府機關一次幫你打點好,甚至,就連民眾也能發揮創意親自參與協作,用政府開放出來的資料,來挖掘更多加值的個人化服務。
這些嶄新的政府服務派送作法正是臺灣在未來5年朝向下一階段電子化政府發展中,所要打造的不一樣數位政府服務,更是做為臺灣新階段電子化政府重要發展的「ide@ Taiwan 2020(創意臺灣)政策白皮書」(原名稱為網路智慧新臺灣政策白皮書)當中,所要建立起一個以資料為核心的數位政府。
不同於過去電子化政府強調透過e化來提高政府效率,行政院副院長兼資訊長張善政表示,未來的數位政府更看重開放資料和社群參與,例如,將政府資料拿來經過大資料分析,挖掘出一些深度問題和現象,成為未來政府施政上的重要參考方針,或是透過網路讓民眾了解政府想法,甚至蒐集民眾意見,讓政府在施政上更貼近民意。
而長期觀察臺灣電子化政府發展的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也是電子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蕭乃沂表示,數位政府本質上也是一種政府善用開放資料、大資料等新興技術,而產生的新政府治理方式。
行政院副院長兼資訊長張善政表示,未來的數位政府更看重開放資料和社群參與,要讓政府施政上更貼近民意。
國發會是設計數位政府的大腦
在2014年是政府規畫下一代電子化政府重要的分水嶺,推動機關的角色有了大轉換,改由行政院研考會和經建會等部會合併而成的國發會接手,使得在電子化政府的任務推動上,從原先內部行政管理服務,更擴展了整體的經濟、人力、國土和產業發展等層面。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指出,國發會將扮演起整個國家數位政府大腦的角色,兼顧有資訊長和國發會的雙重任務,所處理不只是以往電子化政府做的網路服務遞送,更擔任起國家運籌總部的智庫角色,在兼顧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也得投入網路及數位因子的虛擬建設,將政府的各項施政與數位結合,例如金融數位化等。
新目標:以資料為中心的為民服務
而為了實現數位政府的發展目標,國發會資管處處長簡宏偉表示,未來的政府服務,將推動以資料為中心的為民服務,包括將結合開放資料、大資料,以及My Data等三大新興資料應用策略,來提供更多跨部會的整合服務,甚至,運用大資料分析,來輔助政府的決策,增加政府服務遞送的彈性作法。
這些資料應用方式也反映在服務模式的改變,顛覆了政府內部長久以來由上而下的服務派送方式,政府不再只是單純的服務提供者,更開始成為資料提供者,例如,透過開放更多資料,以讓民間加入協作方式,來創造個人化的多元服務應用。
簡宏偉解釋,走向提供數位政府服務第一步關鍵是開放資料。因為有了開放資料以後,才會有後續包括公民參與、多元服務派送的開始。例如透過開放資料,不只讓政府政策公開透明,增加民眾參與的機會,還能創造更多加值服務。同時,也讓政府可以花更多時間心力,專注改善既有行政業務的服務流程,實現政府服務的全程無縫隙。
可是一旦這些資料未開放出來,將使得資訊無法透明,造成的不只是民眾不願相信政府,就連參與政策的意願也降低,所以,他明白表示,開放資料是推動數位政府基礎中的基礎,只有開放資料以後民眾才願意參與,而「有民眾參與的政府,才會是更有發展的政府。」簡宏偉說。
近幾年,不論是美國、英國等歐美國家都將數位政府服務視為發展下一階段e政府的重要目標。不過以臺灣來說,真正開始規畫數位政府的雛型是在2014年下半年才開始。
而促使臺灣非發展數位政府不可的原因,簡宏偉說,最主要是要建立起一個協力政府,來改善民眾對於政府長期不信任的關係。
建立民眾信任的第一步,簡宏偉認為,政府必需先改變過去傳統官僚思維,培養起開放、透明以及參與的政府文化,不只是將政府資料開放供民間取用,更要透過與民間協同合作,提供民眾所需的個人服務,這些正是數位政府的真正內涵。
因此,早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發會便大力推廣院內各部會擴大開放更多資料,讓民眾能利用這些資料開發更多創新服務。
而截至去年底,政府各機關部門已累計開放超過4千筆項資料集,與前年底相比,幾乎呈現翻倍的成長,累計共超過291萬人次瀏覽,資料集下載量更突破75萬次。
以開放資料來說,簡宏偉說,今年不只是擴大開放更多政府資料,更要從開放資料的推廣階段,走向更深化的應用階段,來創造更多客製化的民眾服務,讓服務管道可以更多元。
由民眾利用政府開放資料,來提供民眾服務的好處,他也舉加拿大當地政府開放交通事故資料為例,曾有當地民眾拿政府開放交通事故的地理位置和時間資料,結合Google地圖工具並推出App,後來,不只上班族愛用,更多使用族群,還包括有帶小孩上學的家長們,每次出門前都會用來查看交通路程,事先避開交通事故地點。
但這件事看在簡宏偉眼裡,如果換成要由政府機關來主導,就顯得複雜多了,除了可能得先由國發會召集交通、警政等部會,進行跨部會協調外,甚至還得一一把受限的法規鬆綁後,才能將服務完成。相較於政府提供服務,由民間運用政府資料來提供服務,就顯得簡單多了。
而針對財稅或犯罪前科等較敏感性的政府資料,儘管資料管理上相對嚴格,無法開放民間使用,但還是能用來協助政府機關決策。
簡宏偉表示,目前政府內部已成立一個大資料技術小組,由國發會、經濟部、科技部共同參與,負責協助各部會做大資料分析,同時,也可由民眾提出需求,再統一由國發會協調負責的機關,將這些資料拿來分析。而目前,政府內部已針對企業調薪、大專畢業生就業、毒品防治,新住民第二代等持續展開大資料分析的應用。
另一個核心的資料應用策略則是與民眾自身相關的My Data(資料個人化服務),簡宏偉說,以往這些個人資料的運用方式,都是由政府來幫民眾做決定,但現在將這些個人資料還歸於民後,除了能讓民眾掌握了更多的個人資料自主權,也有助於更多客製化的服務產生。例如,去年底,衛福部推出的「國民健康存摺」整合服務,正是My Data的一種應用,民眾可用自然人憑證登入健保署網站後,來查看最近1年來的個人健保資料,包括可以取得個人就診醫療和支付費用等資訊。
這些健康資訊不只能用於民眾健康管理,也能做為更多醫療產業的應用,例如高齡老人的遠距照護等。
簡宏偉表示,新階段的電子化政府在規畫上,除了要讓民眾使用政府服務更方便,也要替企業帶來新的產業商機,同時,不論是中央或地方都可以在開放資料過程中,建立起更開放、透明和參與的服務文化,也讓更多民眾在參與政策形成過程,發揮監督作用。
好比如說,今年9月即將在臺北市試辦的參與式預算,就將由民眾來決定政府該如何有效分配預算的用途。
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教授項靖也認為,開放資料是政府目前最迫切該做的事,因為這是推動數位政府的基礎。不過他也提醒,政府開放資料要做得更好,得要在資料的流程管理上做出改變。
他說,現在很多政府機關不太有辦法做開放資料,就在於政府舊有的資料蒐集、儲存和管理方式,並非為了開放所設計,因此,主導者得重新設計政府資訊管理流程,例如導入電子資源管理(Electronic Resource Management,ERM)機制,才能把開放資料這件事做得更順暢。
項靖更指出,要能實現數位政府,除了配套法規制度和硬體基礎建設外,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將政府資料拿來實現公共價值。
政策規畫階段就開放民間參與協作
不只是未來數位政府的推動以開放為原則,在政策規畫階段,國發會首次採取了與過去截然不同的作法,讓民間從一開始就能參與政府制定政策的過程。
在今年初由國發會所擬定的ide@ Taiwan 2020政策白皮書中,首度採用民間和政府共同協力方式,來完成未來5年政府數位施政的白皮書草擬。
而這分白皮書當中主要規畫了2017~2020年臺灣發展第5階段電子化政府的目標願景,也揭露了未來5年臺灣推動數位政府服務的大架構,分別是由基礎環境、透明治理、智慧生活、網路經濟,以及智慧國土等5大網路施政構面組成。
其中在基礎環境優化上,將進一步整合資通訊環境,目標在2020年達成行動寬頻服務涵蓋率96%,上網用戶達1,500萬人,以及用戶端連網速度每秒達100Mb。此外,還要建立一套有助於網路產業發展的虛擬世界法規制度,同時強化資安治理機制,包括將制定資安管理法,以及擴大網路犯罪執法等。
而建立在基礎環境之上則要打造一個更開放的透明治理環境,包括在開放資料部分,要達成2020年開放3萬筆資料集的目標,並建立資料分級和品質評核標準,來提升開放資料的質量。
同時也將加強民眾與政府之間的協同合作,並運用開放資料、大資料,以及My Data等資料應用策略,打造創新數位服務,解決政府施政遇到的難題。
另一方面,未來發展新階段的數位政府服務,更將以創造智慧生活環境、活絡網路經濟,以及推動智慧國土等三大領域的應用服務來推行。
首先在智慧生活環境的目標上,希望能建立一個可供民眾自我健康管理的智慧照護環境,並能與App結合讓民眾主動追蹤和管理。此外,也要將數位學習、智慧教室等應用,結合使用於數位教育領域,並協助地方發展融合在地特色的創新生活應用。
而在網路經濟方面,則是要打造更全面的數位金融環境,包括將推動新一代金融3.0,擴大行動支付與第三方支付等新興金融服務普及,同時也加強不同產業結盟合作,並將大資料、開放資料運用在網路交易、群眾募資和證券期貨雲等,來提供更多不同的網路交易服務,進而提升網路經濟的發展。
在智慧國土的發展上,未來也將結合開放資料與大資料,來實現智慧防災、智慧城鄉,以及智慧運輸的整合應用,像是建立更快速防災資訊傳遞機制,提升防災防護力,以及提供更完整的即時交通整合資訊,而在城鄉之間也要加強雙向聯繫管道,讓兩地資訊整合互通更為密切。
搶先一步鬆綁法規,才能助產業搶商機
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則認為,政府在邁向數位政府的道路上,政策推行速度應該跑在產業前面,而非等到產業有困難後才來想辦法解決,事前就得先針對執行時可能會有問題的政策法令來處理,如此才能讓企業更早一步搶得網路商機。此外,企業對於雲端商務運用需求越來越高,政府除了建立起一個健全的網路雲端環境外,在網路資安方面,不論是法規或技術上皆得做好與時俱進的準備。
蕭乃沂也建議:「未來政府在提供對外的數位政府服務,應優先推動跨部會、跨機關的整合服務。」
而政府能不能落實服務整合的關鍵,則有賴於像國發會這類的橫向溝通組織,能不能有效發揮跨部會協調的機制,甚至,後續執行時也得持續追蹤,確保這些整合服務可以落實。
借鏡英、美、新加坡數位政府推動策略
簡宏偉觀察,以往國外在推行電子化政府多看重的是技術議題,但近2年較多的則是與治理有關,例如參與機會有沒有更多,提供服務夠不夠好,政策透明度有沒有夠高。
而不同國家所著重的服務皆有不同,比方說,葡萄牙就因為當地人民偏好面對面與人接觸,而廣設了實體的民眾數位機會服務點,靠著這些站點來與政府服務整合。
國發會在最初規畫臺灣數位政府服務時,簡宏偉表示,參考新加坡作法的比重最多,因為雙方的電子化發展和目標十分相近,而目前新加坡以發展智慧城市做為目標。
另外也借鏡美國和英國的作法,像是美國在推動電子化政府服務時多聚焦在基礎設施的建置上,而讓民間來接手服務部份,透過政府和民間協同合作,來完成創新服務應用。
或像是英國在推動數位政府計畫的策略上,提出了數位首選服務(Digital By Default)的行動準則,用來提高政府數位化服務的比例,包括加強政府人員的數位素養,和更進一步落實數位服務的執行力等。
儘管第5階段電子化政府要到2017年才啟動,但今、明2年將會是推動數位政府服務的前導階段,國發會在現有第四階段電子化政府預算中,已經涵蓋了不少下一階段所需的基礎建置。
簡宏偉表示,目前已交由各部會針對白皮書政策,提出未來各項數位政府服務的推動計畫,不過正式編列的預算經費,預計得等到今年10月提報院會審議後才會揭曉。
未來2年,國發會計畫將持續深化開放資料與大資料應用,同時也將結合更多My Data服務項目,並也將擴大讓更多民眾參與的機會,除了在今年試辦推出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join.gov.tw)外,未來也將進一步實現讓民眾自己提點子的構想,協助政府推動新政策。
熱門新聞
2024-11-10
2024-11-12
2024-11-10
2024-11-11
2024-11-11
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