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分期付款一定要透過銀行,臺灣新創團隊Installments推出C2C分期付款平臺,打破傳統分期付款的限制,讓個人跟個人之間也可以透過手機App直接簽訂分期付款方案,不需要透過銀行。
以前分期付款只能用在特定場合,像是已和銀行簽約的店家,或特定商品才能提供分期付款選擇,消費者需和銀行或信用卡公司簽訂合約,由銀行先墊付款項給店家,消費者再分期償還給銀行,而銀行也會從中收取一定的利率和手續費。
不過現在,買家跟賣家可以直接透過App簽訂線上分期付款合約,買家依照合約內容分期付款給賣家,因此不再需要銀行先來墊付款項,當然也不需要受限於和銀行合作的場合,也就是說,現在不只是買東西,連剪頭髮、聚餐、看心理醫師,甚至是算命、房屋裝潢整修費用,只要是雙方同意,就可以選擇分期付款的方式來付款。
Installments創辦人兼執行長陳仁彬表示,平臺要怎麼用交給賣家決定,賣家可以訂定自己想要的分期付款方案,包括總款項、頭期款、分幾期,連每個月幾號付款都可以自己決定。
另一個特色是,除了先交易後付款的分期付款之外,還可以在平臺上預售產品,讓買家先分期付款,陳仁彬解釋,很多硬體產品的新創公司在營運初期資金並不充足,且需要時間來生產商品,若透過這個平臺,新創公司可以依照自己所需的資金和生產時間需求來訂定支付計畫,像是100臺3D印表機,一臺賣1千美金,他們可能需要先準備1、20萬,可以設定6個月付款計畫,並在第4個月開始出貨,這樣便解決前期備料的錢,以及所需的時間問題。
這個App主要包含支付工具和線上市集,每個人都可以是買家或賣家,建立自己產品的分期付款方案,平臺會自動幫賣家計算風險強度,依照收款時間的長度、買家信用分數來評估,收取不同比例的服務費,賣家可決定是否要幫買家吸收服務費用。
對於買賣雙方的信用度問題,陳仁彬表示,目前利用實名認證以及信用分數評估來過濾使用者,使用者必須在全美國信用分數排名的前一半,並提供賣家最高五千美元的私人保障額度,未來也計畫提供彈性選擇的保險。
陳仁彬說,光是高價服務業,他們預估有10億美元以上的市場規模,像是牙醫、精神治療等醫療服務,或是委託律師代辦業務等法律服務,都是他們鎖定的市場。
Installments在2013年成立於美國,以美國為主要營運市場,臺灣則是產品服務研發中心。有趣的是,陳仁彬說當初成立時,他根本沒聽過FinTech這個詞,沒想到兩年後金融科技議題竄紅,他們突然變成臺灣FinTech領先者。
不過,為什麼市場首選不是臺灣,而是美國,Installment創辦人陳仁彬表示,自身創業訓練與經驗皆來自矽谷,況且臺灣市場也根本還不可行。他進一步解釋,像這樣的C2C分期付款平臺在臺灣根本推不動,金管會與其允許銀行投資FinTech,不如降低新創進來的門檻,像是法規規定只有銀行可以收錢存錢,如果不透過銀行的話要第三方支付牌照,但是光要申請第三方支付牌照就要3億,這對新創來說就是一道不低的門檻。
陳仁彬並沒有輕忽法規面的問題,他找來了曾經幫Uber、Lending Club作法務的律師,仔細檢視美國目前的法規。他說,目前美國沒有一個可以直接規範到他們這類業務的法規,他們只能盡量去符合相關的規定,且他們才剛起步,目前還沒遇到問題,之後遇到再來看怎麼符合金融法規的規範。
熱門新聞
2025-01-13
2025-01-14
2025-01-13
2025-01-10
2025-01-13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