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跨國老牌記憶體模組大廠,在全球配置200多人的IT團隊,已經是個10年Scrum老團隊,但不像IT開發方法早早現代化,走向敏捷開發,這家公司過去所採用IT技術並未完全跟上,直到2年前因為數位轉型開始出現轉變,不只要引進現代化IT技術,甚至今年更為了全面導入雲端CRM,轉而擁抱雲端原生架構,還要借重業界一流IT經驗和實踐作法,加速商業創新。
金士頓科技亞太區資訊部資深處長曹世杰表示:「導入雲端CRM就是我們的起點,要擁抱這些現代化IT架構與技術。」
靠2百人IT團隊支援全球各地營運
身為全球最大記憶體模組製造商,金士頓科技(Kingston)一直以來對IT相當倚重,不僅善用IT來協助工廠生產,彈性因應少量多樣、高度客製化的生產模式,還透過IT支援全球營運的快速拓展,服務全球18個營運據點,超過175個國家及地區。
為了支援全球各營運據點,金士頓全球IT團隊規模這些年不斷成長,截至目前,IT人數占了整體員工5%,超過200人,其中100多人分布在亞太區,多數是在臺灣分公司,來提供必要技術與全球營運支援。
不光是支撐全球營運,金士頓在軟體開發上也十分依賴IT,金士頓的資訊系統多是自主開發,滿足業務上的需求。曹世杰表示,過去約7~8成系統皆自行開發,如CRM、HR,以及工廠端GPS全球生產系統等,只有少數系統除外,如核心ERP採用套裝產品等。
不過,許多ERP客製功能仍是由IT團隊重新改寫成,從業務流程到財務分析功能都有,他笑稱,原先買來的套裝ERP軟體,用到最後只保留資料庫功能,其他功能幾乎都全部重寫,「因為金士頓很強調彈性。」他說。
總部IT策略因疫情衝擊開始改變,不再強調自主開發
過去採取自主開發的IT策略,固然讓金士頓IT團隊有很高的客製彈性,但也因此少了突破和發展創新的機會,只能專注於滿足內部使用者的需求。這樣的IT策略,雖然前幾年仍然可行,但過去兩年開始遇到考驗。
面對全球疫情嚴重衝擊,為了能夠持續營運,對於製造業來說,尤其是大型的跨國製造公司,未來更需要具備有現代化IT、數位化和創新的能力,協助公司建立高強度的營運韌性。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情勢,金士頓近兩年開始加快數位轉型的腳步,在數位轉型的大方向下,金士頓高層毅然決定轉變原有IT策略,不再強調自行開發,而是開始與業界頂尖合作,嘗試借助業界一流經驗和創新實踐作法,來協助公司加速轉型。
曹世杰解釋,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轉變,是因為過去金士頓許多舊系統自行開發,長年下來疊床架屋的舊架構,遇到新變動和新需求時,就容易導致開發時程冗長,甚至因為技術沒有翻新,仍沿用前一代技術,也很難引進外面創新的實務作法,阻礙公司發展。
「一家企業導入IT技術,最重要的是希望能幫助企業發展更好、更有效率,而不是為了導IT而IT。」他指出,所以,金士頓才決定採用新IT策略,來加速內部轉型與創新。
IT轉型關鍵起點,從引進業界一流CRM方案做起
金士頓轉型關鍵第一步,是決定投入大手筆預算來導入雲端CRM,取代原有地端CRM。這是金士頓近來最重要一次大型系統專案導入,更是由曹世杰一手主導。
曹世杰表示,這套大廠的雲端CRM,服務底層已經微服務化、API化、物件化,所以,金士頓IT團隊可以在這個框架下,使用其現代化開發工具來開發,或是利用CRM內建的開發平臺,來保有開發和客製彈性,也較不容易受後續版本更新的影響,「金士頓IT團隊因此可以站在CRM巨人的肩膀上開發,不用從零開始。」
金士頓今年開始導入新版CRM,未來要用於全球服務、行銷與業務使用,甚至導入過程中,金士頓IT團隊也重新檢視現有的商業和業務流程,找出更好作法來改善,同時調整組織結構和相關人員心態,來因應這樣的轉變,「這就是數位轉型」他再三強調,數位轉型最重要的是人,而不是IT技術本身。
為了要翻新CRM,金士頓不只調整組織結構、人員和業務流程,現有的IT技術也跟著轉變。
由於這套CRM採用雲端原生(Cloud Native)架構,金士頓為了要使用這些雲端原生CRM功能,也開始擁抱新技術,邁向Cloud Native架構。
曹世杰表示,目前在臺灣分公司已經有一組DevOps團隊,負責微服務和容器技術相關開發,近兩年開始逐步將部分應用程式拆分,變成API方式來呼叫,系統重構將採取API-First策略,未來優先利用API來建立互連的應用程式,再逐漸發展成SaaS應用。
靠過去10年Scrum敏捷經驗,IT團隊轉換雲原生架構因此變更容易
不像一般企業從老舊系統架構,轉換Cloud Native架構時,會同時遇到開發方法和技術架構的雙重轉型挑戰,金士頓的軟體開發方法,很早就採取現代化架構常用的敏捷開發,所以在轉換Cloud Native架構過程,比其他企業的IT團隊更容易。
早在10年前,金士頓臺灣分公司從國外引進Scrum方法,改用敏捷開發來取代傳統瀑布式開發,這些年實踐之後,敏捷文化已經深植於金士頓IT團隊之中,因此,曹世杰表示,現在要採用同樣需要敏捷架構的雲端原生技術時,技術轉換過程比較容易。
不光是CRM系統改用大廠的雲端CRM,金士頓還有兩大製造生產相關系統,包括MES製造執行系統以及SCM供應鏈管理系統,也都找來各自領域中最厲害的廠商來協助其導入,目前都在評估中。
但要從原本高度自主開發的團隊,轉而站在別人肩膀上來開發,曹世杰直言,這樣的轉變,也要付出不少代價,開發團隊不再像以前擁有高度自主彈性,未來能否用新平臺和架構來彌補,「我們正在實驗,目前還沒有成功,這條路還很漫長。」他坦言。
由於上雲已經成為一種企業IT發展趨勢,金士頓早在2016年,軟體開發流程已經上雲,近幾年也開始擬定自己的雲端策略,IT基礎設施今年開始採用公有雲方案,包括DR備份 、資安SOC等,內部資訊系統方面,不只正在導入中的雲端CRM,和開始評估導入的雲端SCM,金士頓還有更大目標是,未來要連ERP也都上雲。
攝影/洪政偉
金士頓科技亞太區資訊部資深處長曹世杰表示,一家企業導入IT技術,最重要的是希望能幫助企業發展更好、更有效率,而不是為了導IT而IT。
擬定長期雲端策略,未來核心ERP也要跟著上公雲
為何金士頓ERP沒辦法馬上搬上雲?曹世杰進一步說明,現階段地端ERP還無法上雲,因為這是沿用30年的老舊系統,不只背負許多技術債,甚至程式執行語言都已老舊不再使用,例如這套ERP部署在AS/400主機,單是採用RPG語言編寫的客製程式就超過上千支,這些程式都需要經過重新定義和梳理,甚至得用新工具全部重寫,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金士頓的策略是,趁著明年上線新改版的地端ERP後,開始對既有ERP內部進行全面盤點和重整,再將ERP從地端搬上雲。「這是我們未來5~10年策略。」他表示。
Scrum敏捷開發團隊要能發展持久,由下而上推動是關鍵
身為臺灣早期Scrum先行者,歷經10多年發展,金士頓IT團隊已經是個相當成熟的Scrum老團隊。
從這些年實踐經驗中,曹世杰也歸納出自己一套Scrum的成功心法,像是前期必須能獲得團隊成員認可,不能全靠由上而下政策來推動,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仍須培養由下而上的力量來推動才能持久。他認為,這樣作法,才能讓團隊成員打從心底認同,進而自發性的採用敏捷方法。
再者,推動過程中,勢必會遇到人員反彈,所以一開始就必須讓團隊清楚知道,採用Scrum帶來的效益,能讓專案交付更快,更有品質,進而提高使用者滿意度。
採用Scrum最重要的目的,他認為,就是要在最短時間得到使用者回饋,這是在傳統瀑布式開發方式很難做到之處,但透過敏捷開發可以辦到。
金士頓開發團隊現在可以做到每兩周一個衝刺(Sprint),找來使用者一起檢視IT開發的產品功能,開發團隊就可以很快得到使用者回饋。
金士頓臺灣分公司IT,目前有5個Scrum團隊,每個團隊約8人,每天站立會議已成了潛意識的習慣。
曹世杰表示,起初先照著教科書上的許多Scrum實踐來進行,後面敏捷開發越用越成熟以後,每個Scrum團隊會自行演化出最適合自己團隊的實踐作法,就不一定要完全遵循Scrum的作法。
不過,他提醒,Scrum團隊需要有很強的自主性,才能靠團隊決定如何運作和執行專案的方式。所以,金士頓也都要求Scrum團隊是自主團隊,但在績效管理上,也必須搭配不一樣的作法,除了主管和第三方Scrum教練來評量考績分數之外,在團隊考績評分中有一項,是讓團隊成員彼此互相打分數,這個分數會直接影響到最後的考績,而且頻率達到每季一次。
他表示,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營造良幣驅逐劣幣的氛圍,讓Scrum團隊成員能力保持在一定水準,甚至,金士頓今年開始採用類似DDI測驗的360度績效評估方式,要從各面向來了解每個成員的表現。
營運策略轉以臺灣作為營運重心,臺灣IT角色也越顯重要
近幾年,金士頓營運策略明顯轉變,開始以臺灣作為營運重心,不論是製造生產中心、RD研發中心、全球規劃團隊都設置在臺灣,金士頓臺灣分公司IT人數也比10年前翻了兩倍以上,成長到將近80人。
曹世杰表示,因為公司營運重心轉移到臺灣之後,臺灣分公司IT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顯得重要,平時不只負責臺灣,更要支援全球營運,甚至開始主導部分數位轉型專案,協助公司加速轉型。
經理人小檔案
金士頓科技亞太區資訊部資深處長 曹世杰
學歷:雲林科技大學資管學士
經歷:在金士頓IT任職逾20年,1999年加入臺灣分公司後,從程式設計師做起,一路擔任到資訊部經理,2008年因應總部全球IT策略轉變,開始對內持續推動IT團隊朝向敏捷團隊來發展,大約2015年時接下亞太區IT主管一職,同時掌管臺灣、中國等地IT,支援全球營運
公司檔案
金士頓科技
地址:新竹市新竹科學園區力行一路1-5號
成立時間:1987年
主要業務:記憶體、快閃記憶體模組生產製造等
員工數:超過4,000人
年營收:約150億美元
創辦人:杜紀川 孫大衛
總經理:杜紀川
資訊部門檔案
資訊部門主管職稱:亞太區資訊部資深處長
資訊部門主管姓名:曹世杰
資訊部門人數:亞太區逾100人(含臺灣)
資訊部門分工:Service Desk、網通基礎設施、BA商業分析、PC維護和技術支援、開發
IT大事記
•2018年:啟動大型IT客戶B2B新專案、將舊有JD Edwards ERP升級到E1新版
•2021年:開始導入Salesforce雲端CRM方案,用於全球服務、行銷跟業務的使用、評估導入新MES製造執行以及雲端SCM供應鏈管理系統
熱門新聞
2024-12-29
2024-12-28
2024-12-28
2024-12-28
2024-12-30
2024-12-27
2024-12-27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