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入東海大學校園,濃密的林蔭大道在眼前展開,且頗負盛名的路思義教堂,更給人撫慰心靈的安定感。東海大學是臺灣面積最大的私立大學,學生人數約17,000人,教職員也有近1,000位,要同時支援近18,000名師生,在占地133公頃的校園內,享受各式各樣的資訊服務,就是成為東海大學電子計算機中心最大的考驗。
例如,在校地廣袤的東海大學中,教師與學生來往各行政單位,相當費時,另外,當老師授課的堂數比較多的時候,難以避免地,需要在各個大樓間移動,對有兼任行政職務的老師來說,如果審閱公文還需要回到辦公室,不但會耽誤到許多時間,還會拖累到整體的行政效率。
因此,前東海大學代理校長葉芳栢,提出電算中心需要先就3大行政系統,分別是公文、差勤和會計採購系統,提供行動管理服務的要求,這個正是東海大學電子計算機中心主任楊朝棟上任時,面臨的最大挑戰。
楊朝棟曾經在國家實驗研究院旗下的國家太空中心地面系統組,擔任副研究員,帶領了30多人的團隊,操作人造衛星,另外,也在臺北捷運公司服務的1年半中,執行過捷運的資訊系統整合工程,甚至參與捷運木柵線的通車。於2001年8月,進入東海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至今,憑藉著對於研究的執著與熱情,已經發表過超過200篇學術論文。
雖然熱愛研究工作,但是,當2012年,前東海大學代理校長葉芳栢詢問楊朝棟,接任電算中心主任的意願時,楊朝棟沒有馬上答應,他表示:「電算中心的業務量很大,如果沒有推出創新的服務,很快就會落後於其他大學。」,但是,他說,基於回饋母校的心,希望盡自己最大的力量,提供東海師生更多資訊服務。
建置虛擬桌面雲服務
為了達到葉芳栢的要求,用手機與平板電腦就可以簽核公文與進行簽到退等,楊朝棟首先導入虛擬桌面雲服務,行政人員直接打開虛擬桌面後,就可以用手機與平板電腦等,登入東海大學3大行政系統,公文、差勤和會計採購系統,以簽核公文等。
楊朝棟表示,導入虛擬桌面雲服務最大優點是,不需要更改原有的系統,若需要更改資訊系統,需要增加系統建置時間,與提高建置系統的困難度。他說,東海大學花了2至3個月導入VMware的虛擬桌面雲服務,包含硬體與軟體的建置成本,共64萬元。
楊朝棟表示,導入了桌面虛擬化後,也實現了會議無紙化的目標。以往行政會議的開會資料,高達120頁,包含議程與提案、各工作單位報告與會議記錄等,若以行政會議委員共32人計算,光1次會議,採雙面印刷,就需要花費1,920張紙。
但是,目前東海大學的一級行政主管,已經可以用手機與平板電腦下載會議資料等,另外,也結合了東海社群平臺tShare,供行政人員閱讀與存取各種會議文件與發布工作報告等。
不過,導入虛擬桌面雲服務前,楊朝棟也曾經考慮過,要先建置手機App,以提供行動簽核服務,但因為,App的建置成本比較高,且建置時間也比較長,他解釋,如果以3大行政系統,公文、差遣和會計採購系統來看,單一系統建置成本為100萬,計3個系統就需花費300萬元,且建置時間也長達半年。
楊朝棟表示,今年東海博雅雲tIaaS還陸續推出主機雲、軟體雲與儲存雲服務,老師可以依照自身的需求,免費租用虛擬主機,執行的行政或研究工作。另外也可以隨時在軟體雲上下載各式各樣的授權與自由軟體。
楊朝棟表示,目前所有的東海博雅雲tIaaS,都是由英業達的Zion主機支援,此主機包括70臺伺服器、560個核心、3.36TB記憶體與140TB儲存容量等,整體造價700萬元。
打造東海大學App,提供13項功能
因應東海大學校長湯銘哲要求將行政服務,帶到每一位師生的手上,楊朝棟進一步將各項的資訊服務搬上App,楊朝棟說,因為現今行動裝置越來越普遍,所以,希望老師和學生可以藉由手機,連接學校各式各樣的資訊系統。因此,電算中心推出東海大學App,開發出13項功能,如MyTHU、校園導覽、東海生活圈、圖書館等,讓校園資訊可以更貼近學校師生。
例如,透過東海大學App的「MyTHU」功能,不僅行政人員可以線上簽到退,學生也可以查詢開課資訊、歷年成績、勞作考試地點與教學平臺代繳作業列表等。
不過,楊朝棟表示,電算中心並不是直接為行政系統量身打造App,而是在不更動原有行政系統情況下,增加網際網路接取(Access),以透過行動裝置連結行政系統,一改原先因為手機無法透過瀏覽器,登入行政系統的問題。
另外,透過東海App的「認識東海」功能,藉由建立東海大學景點資料庫,提供校園導覽圖、景點介紹、停車資訊等,另外,可以透過手機定位功能,顯示使用者所在位置,以進行校園路線規畫,另外,校外民眾也可以免費使用這項服務。
楊朝棟說,為了決定App的功能,先調查了其他學校推出的功能,再因應東海的特色設計App,這個App採取委外開發,開發時間達3個月,東海大學也指派2位資訊中心員工負責資料介接,建置成本約為140萬元。
東海大學App於去年8月8日推出第1個版本,當時就可以同時在iOS和Android上運作。截至2014年5月14日,統計下載量,Android版本,共有4,469人次下載,而iOS版本則為1,347人次,相當於東海大學全校三分之一的師生都有使用。
未來同時可提供80人,連上同一臺無線基地臺
除了打造東海大學App,東海大學建置THUx線上教學系統,和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目前,物理系、數學系與生物系一共開設10多個討論式的線上課程,學生透過上課前觀看預錄好的影片,再於課中分享心得與看法。
另外,因為目前學生皆在一般教室上課,並非電腦教室,為了在課堂,可以直接老師透過電腦互動,所以發放平板電腦給每1位同學,目前已經發放100多臺。未來,根據課程開設的數量,預計再增加60臺。
但是,50位學生要在同一間教室中使用無線網路,網路壅塞還是最大的問題,為解決網路壅塞的問題,楊朝棟表示,預計於今年暑假,汰換了2009年前建置的無線網路基地臺,且原802.11g僅提供54Mbps頻寬,單一基地臺最大同時使用人數約僅10人左右,楊朝棟說,所以東海大學要在今年暑假要建置新一代無線網路。不僅為了可以讓50位學生,在同一時間使用平板電腦,且可以讓全校師生,在占地133公頃的廣大東海大學校園中,透過無線網路,利用行動裝置使用各式各樣的資訊服務,特別是近年來,因應行動裝置的趨勢,推出了行動裝置簽核公文等,與東海大學App後,校園內的行動裝置使用者大幅增加,導致2.4 GHz頻道壅塞,並且舊型無線網路基地臺無法支援中央控管機制,無法自動調整功率與遷移使用者,造成負載無法平衡。
他說,計畫在2014年暑假,投資1,200萬元,布建新一代802.11ac無線網路,同時提供5GHz與2.4GHz的2個頻段,傳輸頻寬可以達1.5Gbps,可以同時提供80人連上同一臺無線基地臺。預計分為兩個階段建置,第一階段會先汰換訊號比較差的無線基地臺。
從管理單位變身成為服務單位
為了迎接未來雲端中心的角色,楊朝棟認為,東海大學電算中心的定位也必須調整,不能再只是管理單位,而必須改變舊有的思維,更著重於行銷工作,來推廣資訊服務,例如,東海大學往年會在9月,於新生入學時,舉辦大學入門活動,電算中心會趁機向新生宣傳東海大學App,所以,目前下載東海大學App的學生,大部分都是新生。
楊朝棟表示,如果沒有充分的宣傳與廣告,大部分的師生都不會主動安裝東海大學App,與其他的資訊服務,為了要讓學生對於資訊服務有感,需要搭配校園內的活動加以宣傳。另外,也會在宣傳資訊服務時,說明如果教學或行政單位對資訊服務有興趣或有相關問題,會有專人服務。
楊朝棟表示,未來東海大學的電算中心必須是一個服務單位,而不是僅是管理單位。因此,他說,預計向學校行政會議提案,加設資訊服務組,安排3至4位全職工作人員負責宣傳資訊服務和解決東海師生的使用問題。
東海IT的3大目標:「技術要到位、軟硬要搭配、服務要有感。」
楊朝棟表示,在雲端化的世界中,系統整合和虛擬化技術是資訊工程師最重要的2項能力,例如,資訊工程師開發的介面,需要支援各種的瀏覽器與裝置,都可以使用,或有能力第一時間自行解決校園內,任何無線與有線技術所產生的問題。
楊朝棟表示:「電算中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技術要到位、軟硬要搭配、服務要有感。」資訊人員需要將系統做到非常順暢,與了解最先進的技術,否則,如果用落伍的技術建置資訊服務,此服務可能很快就被淘汰。
另外,開發軟體服務時,也需要找到最合適的硬體。楊朝棟說,最重要的是,要讓使用者用起來開心與確實有助益。
東海大學電子計算機中心主任楊朝棟表示:「電算中心最重要的工作是,技術要到位、軟硬要搭配、服務要有感。」
CIO小檔案
楊朝棟 東海大學 電子計算機中心主任
● 學經歷:擁有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研究所博士學位。曾任職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地面系統組副研究員與臺北捷運公司資訊部助理工程師,於2001年進入東海大學資訊工程學系任教,2012年8月時,擔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主任,負責全校資訊策畫與管理
東海大學
● 成立時間:1955年
● 網址:www.thu.edu.tw
● 地址: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 人數:教職員948人,學生約17,000人
資訊部門檔案
● 直屬主管:校長
● 資訊部門名稱:電子計算機中心
● 資訊部門人數:22人
● 每年IT預算:4,000萬元
● 資訊部門分工:網路技術組、系統發展組、教學及研究支援組
IT部門大事紀:
● 1981年:電子計算機中心成立
● 1993年:負責全校個人電腦及週邊設備統一維修
● 1994年:建置校園網路主機(HP867),並且舖設校園內的網路主幹
● 2002年:中心組織章程修正,分為網路技術組、系統發展組、教學及研究支援組等3組
● 2004年:規畫建置公文、會計及人事電腦化並規劃建置第二校區電腦教室
● 2012年:規畫建置東海博雅雲、虛擬化資訊系統、雲端化資訊系統、推動行動辦公、東海大學App
熱門新聞
2025-01-02
2025-01-02
2024-12-31
2024-12-31
2025-01-02
2025-01-02
2024-12-31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