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臺北市大同區的迪化老街,一陣濃濃的中藥材香氣撲鼻而來,在長約8百公尺的街道上,超過上百家的中藥食材、茶葉和雜貨店整齊畫一排列,每年農曆春節一到,這裡便成了臺北最大的年貨大街,現場人潮絡繹不絕。但你可能很難想像這樣一條古色古香的雜貨老街上,有間不到3層樓高的巴洛克式建築,其實是臺灣50年老牌食品大廠聯華食品的發跡地。
走進建築的大門,一路經過長廊步上紅色階梯到達2樓,聯華食品的IT部門就設立在此,同層樓中另一間占地不到12坪的房間,更是該公司的機房重鎮,設置了掌控全臺10處食品工廠及辦公據點所需的資訊系統,這裡更是聯華用來監控所有零食和鮮食產品生產流程和品質的IT樞紐。
1993年就進入了聯華食品資訊部門,聯華食品資訊處系統工程部協理簡伯武從程式開發人員做起,一路親身參與了聯華IT架構的發展歷程。他表示,就如同迪化老街歷經了不同時代的洗禮,仍保留住傳統時代的昔日風貌,如何在克難的狹小空間及有限的IT預算內,因應時代潮流打造出聯華食品的IT架構,就成為了IT部門不斷得克服的挑戰。
聯華e化起步得很早,在網路還不發達的1980年代,就開始全面導入電腦化管理,來管控所有食品生產流程。
簡伯武表示,早期在總公司及各廠區之間的IT架構多採用IBM AS/400伺服器為核心,來建置後端的資料庫系統,使用者則透過終端機遠端連線取得各項資料,只有少量結構化資料會透過專線傳回總部伺服器。
當時在總部和各地據點間的網路是封閉式架構,採用了IBM專用傳輸協定,直到網際網路風潮興盛之後,聯華才漸漸轉而擁抱開放的網路架構。
1998年時,聯華也開始嘗試導入商業智慧,初期先用於銷售分析,後來則擴大延伸到食品製造、財務和庫存管理等分析的使用,協助優化各工廠端的生產流程和管理
堅持自行升級ERP來強化IT實力
隨著2000年.Com熱潮,臺灣企業也吹起了一股e化風潮,不少企業積極導入ERP,聯華食品是其中之一。2002年時,聯華導入了後來遭甲骨文併購的美國JDE公司ERP,來協助生產及銷售等內部流程的管理,這套ERP系統仍使用至今,並先後在2008年和今年,進行了兩次ERP系統升級。
有別於其他企業升級ERP時,多仰賴產品技術顧問來協助整合,簡伯武卻是反其道而行,改由IT部門自行完成這2次升級,只有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才對外尋求支援。
簡伯武解釋,全面委外往往無法真正依不同企業內部的IT環境和運作流程來進行更細部調整或功能優化,只有自行升級才能徹底將企業內部生產流程和使用者的各種需求納入考量。
由企業自行升級的另一個好處是,為了升級,內部IT人員得自己鑽研技術文件和深入了解ERP系統架構,有助於增加IT人員對於總部ERP系統的技術掌握程度。一旦遇到總部系統需整合使用他廠ERP的外地廠房時,IT部門熟諳總部 ERP系統,才能加快跨系統整合的上線時程。
聯華食品資訊處系統工程部協理簡伯武表示,食品業得靠自行升級ERP強化IT實力,才能真正優化生產流程和品質。
使用者端資料也要集中化,改用精簡型電腦取代PC
不只後端核心系統積極導入ERP,聯華在使用者端的e化改革腳步也很快,早在2002年,簡伯武就一手建立了聯華企業內部的精簡型電腦(Thin Client)架構。員工使用的是沒有硬碟只內建了處理器和記憶體的精簡型電腦,再透過連線到總公司的Windows Server 2003主機操作軟體,主機再將軟體所有操作和處理結果,透過TCP/IP網路傳送到使用者端電腦的螢幕上呈現。
簡伯武表示,採用Thin Client架構的好處是,可以將以往公司散布在全臺各廠區、辦公處所的上百臺PC端儲存的資料,包括了Mail、生產、銷售等,全都統一集中在總公司機房來管控,不只是在資訊管理上更為方便,還可很快掌握每間工廠食品生產流程和供應鏈管理。
一旦發生有食安問題也迅速能掌握,找出上游是否使用到有問題的原料,此外,將資訊集中管控也能避免員工私自將公司機敏資料外流,如銷售等,來提高安全性防護。
簡伯武表示,從公司內部開始部署Thin Client架構至今,包括全臺各食品生產廠區和辦公場所內,9成員工都使用精簡型電腦,並將所有檔案和資料都儲存在總公司伺服器上集中管理,只有少數從事繪圖作業者例外。
2002年簡伯武的這個架構選擇,也奠定了聯華食品往後10年IT架構的方向,甚至後來更進一步地結合虛擬化技術,朝向更具有高度靈活、彈性的桌面雲架構前進。
2010年開始導入桌面虛擬化
Thin Client架構實現了聯華將使用者端資訊集中化管理的目標,不過,簡伯武表示,一旦需要連線的個人電腦數量過多時,不只會拖慢存取速度,遇到突發狀況而導致部分使用者連線中斷時,也無法自動調度其他主機來支援,後端主機故障時,也容易造成大量使用者的工作停擺。
而為了解決這樣的IT難題,因此,簡伯武決定在2010年導入虛擬化技術,至今已部署約60臺虛擬機器,來執行內部應用系統,連資料庫也都部署在虛擬機器上,以減少額外軟體授權的費用,並還搭配了Citrix XenAPP及XenDesktop來提供虛擬桌面環境給各地工廠的使用者使用,取代舊有的Thin Client遠端連線架構。
目前聯華除了總公司之外,在全臺分別還設有5個較大的食品生產廠區及辦公據點,包括延平分部、林口廠、基隆廠、彰化廠,以及前年才剛興建完成的中壢廠。
聯華也在這5處工廠和辦公據點分別都設有小型機房,可以讓當地的使用者先連到該地的終端機來預先進行電腦作業,以減少尖峰時段總公司大量湧入的連線需求,而等到將這些資料都處理完成後,再一併存回到總公司機房來做保存及管理。
隨著聯華不斷拓展新辦事處和新廠房,也帶來更多的資料儲存需求,為避免增加儲存設備的負荷,簡伯武還訂定了一套存取SOP規範,例如處理照片這類大型檔案時,先儲存在當地廠房的低成本儲存設備上,等到篩選整理後,才將有價值的資料傳回至總公司。
此外,總公司ERP也會定期執行資料分類和歸檔,並落實分級儲存作法,將較少使用的歷史資料搬移到低成本的儲存設備,而用高效能的儲存設備來儲存頻繁使用或較新穎的資料,以更有效來運用儲存空間,避免儲存資源長期被少用的資料占用。
「落實儲存SOP和分級儲存後,連ERP系統的資料都能控制,維持在1TB以內,來減少額外擴充儲存設備的需求。」簡伯武說。
目前,在聯華總部也採用了微軟SharePoint協作平臺,來建置了一套知識管理核心系統。
簡伯武也將已訂立完成的儲存SOP分級規範套用在知識管理平臺上,來控管各廠區員工在處理檔案或資料的存取方式和使用權限,像是不同分類資料得依規定存放在不同的資料夾內,而針對需嚴格控管的機密性資料,也僅允許擁有該登入權限的使用者才能加以存取。
目前,聯華食品資訊處主要分成應用開發部和系統工程部2個部門,其中應用開發部有12人,主要負責ERP系統的維護和內部應用流程的開發工作,而系統工程部則配置有7名IT人員,則承攬網路規畫、機房維護和技術升級等IT任務。
簡伯武表示,也因為總公司IT系統後端採用集中化管理方式,所以即便IT人員的人數不多,還是能藉由遠端方式來協助公司各廠區和辦公處進行IT管理和協助。
未來也要邁向混合雲
除了全面推動主機虛擬化之外,簡伯武表示,近幾年也有開始結合公有雲來提供民眾更好的服務。
例如在2012年聯華推出了一項食品雲專案,可以將過往存放在總公司ERP系統的食品履歷資料,上傳至外部的公有雲平臺上,民眾只需要使用手機掃描食品包裝上的QR碼或是在官網輸入購買食品或鮮食的製造日期,就能夠取得更細部的食材資訊,如原料供應產地或生產過程等。
即使早就知道e化所能帶來的效益,聯華食品仍傾向於採用較能協助企業營運的成熟IT技術。
簡伯武計畫,未來3年,除了將持續擴大內部虛擬化的應用,加強行動化管理的優化外,也計畫將ERP系統雲端化,來降低公司內部管理和硬體投資,並進一步邁向混合雲架構的發展方向。
IT人決斷更不能見樹不見林 |
聯華食品資訊處系統工程部協理簡伯武推薦由學習型組織之父彼得•聖吉著作的《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和實務》,他表示,企業在轉換成學習型組織過程中,可以學習如何自我超越,來面對不同問題的挑戰,甚至藉由組織心智模式轉換,從更宏觀角度來全面思考問題本身,而不只是憑局部現象就驟然下判斷,才能避免落入見樹不見林的盲點。 |
CIO小檔案
簡伯武 聯華食品資訊處系統工程部協理
學歷:新埔工專工業工程系畢業
經歷:從1993年進入聯華食品服務迄今已累積超過20年IT經驗,一路從程式設計師做起,負責程式開發和網路規畫建置,更一手推動聯華IT架構轉型,從精簡型電腦的IT架構,到全面推動桌面虛擬化應用,奠定了公司往後10年IT架構的發展方向
公司檔案
聯華食品
● 地址:臺北市迪化街一段148號
● 成立時間:1970年
● 主要業務:休閒食品、鮮食 、健康食品
● 員工數:1,200人
● 年營收:53.9億元(2013年)
● 創辦人:李國衡
● 董事長:李開源
資訊部門檔案
● 資訊部門主管職稱:系統工程部協理
● 資訊部門主管姓名:簡伯武
● 資訊部門名稱:資訊處
● 資訊部門人數:應用開發部12人,系統工程部7人
● 資訊部門分工:應用開發、ERP維護、網路建置維護、資安
● 年IT預算:平均約1千萬元
IT部門大事紀:
● 1998年:導入商業智慧工具Cognos,協助銷售分析
● 2002年:內部IT架構開始漸進式轉換至Thin Client架構、採用JDE ERP系統
● 2008年:自行將JDE ERP系統由XE版升級至8.12版
● 2010年:開始導入桌面虛擬化應用
● 2012年:推出食品雲專案,將總公司ERP系統的食品履歷資料,上傳公有雲平臺上,提供民眾查詢使用
● 2015年:自行將JDE ERP系統升級至9.10版
熱門新聞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