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速發展的現在,數位監控已經滲透進我們的日常生活。從手機推播的精準廣告,到街道上的車牌辨識系統,數位監控無所不在,並以無聲的方式記錄著每一個行為。但在科技帶來便利的同時,它也悄悄削弱了我們的隱私。9 月 14 日,開放文化基金會(OCF)舉辦的「開源祭」專門針對這一議題展開了深刻討論,邀請了來自法律、技術與學術領域的專家:法律白話文營運長徐書磊及世新大學曹家榮副教授,以麥田出版《監控國家》為出發點探討數位監控與加密通訊的現況及未來挑戰。
「科技帶來的便利,是否值得我們交換隱私?」
在日益數位化的社會中,資料(Data)是新時代的黃金。像 Google 這樣的科技巨頭,透過蒐集使用者的行為資料,創造出價值數十億的商業模式。它監控人們的搜尋記錄、購物習慣、甚至日常對話,這些資料不僅能夠精準定位廣告,更能夠掌握每個人的生活方式。
曹家榮教授指出,這種「監控資本主義」正在重塑我們的社會。以中國為例,監控技術已經發展到可以透過臉部辨識來追蹤個人行蹤,並將資料整合進政府的社會信用系統中,進而影響公民的生活品質。這樣的技術一旦濫用,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侵犯隱私行為,甚至扼殺個人的自由。
這引發了另一場討論,關於「數位自決權」。在監控資本主義的運作下,我不是我,而是許多由我的資料組成的「數位自我」。因此,「我是誰」只是被機率推定的結果。因此,我們需要拿回我們的「數位自決權」,人應該要擁有主張自己數位分身的權力,不只要避免被監控,更該奪回自主權。
法白徐書磊以「米迪亞暴龍事件」為例,說明了「數位隱私權」的重要性。深陷假球爭議的球團老闆施建新因台灣媒體的未審先判,以及許多人身攻擊,讓他的數位分身不符合事實。這讓我們再次反思,在處處留下數位足跡的同時,台灣現行的法律是否仍能保障我們的隱私權。
「加密通訊,是有代價的。」
曹教授也提到,WhatsApp、Telegram 等加密通訊應用程式開始在全球的普及,讓個人隱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護。這些工具讓使用者的對話內容得以免於監控,創造了一個相對安全的通訊環境。然而,這些工具也帶來了難題——加密通訊保護了隱私,是否也容易讓罪犯能因此避開政府監察?
觀眾對此十分好奇,詢問這是否為加密通訊的代價。曹教授回應,加密通訊其實仍允許資料取用,但因台灣沒有充足法源依據,廠商無法直接配合檢調,便產生了犯罪可能的模糊空間。
隨著討論的深入,觀眾也提問這是否表示台灣需要一個數位監管平臺。書磊回應,台灣確實需要更完善的法規來規範數位平台的運作,但仍得建立科技與人權之間的平衡。
應該如何在保護隱私的同時,防止加密技術被濫用?又或者,若我們繼續依賴這些具有監控風險的技術和服務,我們還能掌握自己的自由嗎?這些問題或許在現在無法得到明確的答案,但它提醒我們,在現在這個數位時代,每一個人都有責任、有意識地守護自己的隱私與自我。
科技在改變生活,然而,科技與隱私之間的博弈,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熱門新聞
2025-01-26
2025-01-26
2025-01-24
2025-01-26
2025-01-24
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