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能源產業發展政策已大抵成形,許多產業紛紛投入太陽能、電動車等領域。為扶植國內能源產業發展,全球產品安全測試認證組織UL,於今 (二十七) 日舉辦「2011 能源安全檢測技術論壇」,邀集國內近百名產官學研各界先進,分享前瞻能源安全研究成果,包括“鋰電池”及“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安全技術與測試認證方法,以期協助台灣廠商率先了解產品的安全行為與測試意涵,以及將影響的國際安規要求趨勢,為台灣跨入新能源產業提供助力。
台灣綠能產業發展政策源自於2008年的「永續能源政策綱領」,2009年政府再頒布「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宣示推動多項綠能產業,其中重點產業包括太陽能光電及電動車。UL 也於2009年獲經濟部支援,在台合作設立「前瞻能源安全研發中心」,聚焦在高功率鋰電池、太陽能發電系統等研究,並協助台灣導入國際的安全標準與認證體系,培植檢測驗證技術,推動台灣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活動。
UL台灣總經理湯家德表示,「全球新興能源產品的發展未臻成熟,安全性將會是產品導入市場的最大挑戰。UL在產業鏈中被賦予把關公眾安全的使命,亦是新能源產業穩健永續發展的重要推手。藉由這次論壇,除向國內產業公布最新的安全測試認證技術,並期能連結產業的實務經驗與資源,共同將台灣的能源產業進化再升級。這些研究結果日後也將至國外標準發展會議上進行發表與討論,未來亦可能納入國際安規檢測要求中。」
該論壇主要探討兩個議題-鋰電池以及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安全技術與測試驗證方法。在鋰電池安全技術方面,因鋰電池應用廣,從可攜式電子產品到交通運輸工具等,但因安全狀況頻傳,因此UL除了從產品誤用與失效分析的角度,分享UL在台灣投入的電池安全研發專案之外,更邀請擁有超過20年電池材料研究資歷的台科大教授黃炳照,說明電池材料設計與安全行為的因果關係;未來,將打破以往透由片段資訊來評估鋰電池安全,轉為藉由安全行為解析來推斷整個產品生命週期的變化與安全性,以期能透過完善的機制,來預防及避免鋰電池安全問題的發生。
在太陽能發電系統方面,雖其應用沒有鋰電池廣泛,也不會隨身攜帶,但在使用上為了提升能源利用率,會串接形成大電壓的輸出,對維修及技術人員來說,不夠安全的設計,將潛藏著電擊的致命危機;此外,太陽能模組多架設於戶外,會經數十年的日曬雨淋,在整個產品生命週期中隱含許多危險因子,其安全議題必須探究。會中特別邀請UL美國亦是IEC太陽光電測試標準起草與制定專家季良俊,解析太陽能系統戶外常見的失效模式與其相關應對技術;此外, UL亦發表現階段太陽能封裝材料之可靠度研究成果。
隨著全球金融風暴的逐漸平息,加上各國政府持續補助綠色能源的發展,根據工研院對台灣新興能源產業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2011年新興能源產業將呈現穩定成長的情勢,預估2011年台灣在新興能源產業產值可望達到新台幣2,517億元,較2010年成長20.5%。全球能源市場成長可期,國內雖有政策扶植,但業者仍須主動了解國際趨勢與標準測試認證上的要求,才能及早掌握台灣在能源產業上的先機。
關於UL
UL是一家全球知名從事安全科學事業的公司,享譽一百多年歷史。服務機構遍佈全球逾96個國家,擁有6800多名專業員工。 UL透過其五大獨特的事業體 - 產品安全、綠色環保驗證、生命及醫療健康科學、檢測服務以及 UL University, 致力推動安全領域的未來發展,積極滿足客戶和全球公眾不斷增長的安全需求。 有關UL服務詳情,請瀏覽UL網站:www.UL.com。
熱門新聞
2024-12-10
2024-12-10
2024-12-11
2024-12-08
2024-12-10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