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bernetes | Pharos | Kontena | 容器
容器新創Kontena自家Kubernetes版本Pharos 2.0版釋出,提供開源及商用版選擇
這一次Kontena的產品更新,一口氣釋出三種不同使用模式,並且搭配相異的授權條款。第一種為開源模式,採用Apache-2.0 授權條款。其餘的專業版、企業版採用自家授權模式,並且搭配額外的儀表板、備份及儲存管理功能。
2018-11-07
| google | GKE | Kubernetes | 容器
Google Kubernetes服務要開始支援containerd
目前Google以node映像檔格式,在GKE環境提供containerd,現在此功能還處於Beta階段。
2018-11-06
| google | GCP | Kubernetes | 公有雲 | 容器
Google強化GKE環境安全,推出私有叢集、共享虛擬私有雲功能
如要透過公有網路連線Kubernetes環境,管理者必須預先建立白名單,限定使用者僅能透過特定公有IP登入,同時阻擋未授權IP與其連線。
2018-11-05
Docker正式通過美國聯邦資訊處理標準FIPS 140-2
Docker預計在下一次釋出的Docker企業版中,就要發布FIPS模式的功能,除了容器應用程式叢集外,也可以保證容器儲存庫的安全。
2018-11-01
| Kubernetes | 容器 | HashiCorp | Terraform | 基礎架構管理
大力靠攏容器,HashiCorp旗下Consul、Terraform等重要產品皆擁抱Kubernetes
此次宣布中,其公司旗下的產品線Consul、Terraform、Vault,以及Nomad,通通開始跟Kubernetes大力靠攏。
2018-10-26
Google發表Cloud NAT,支援自動與手動NAT IP分配模式
Google提到,使用者存在需要手動設定NAT IP的需求,也有需要像是負載平衡器一樣,能夠自動調整雲端NAT IP的需求。
2018-10-18
| 紅帽 | OpenShift | 容器 | IBM | Hortonworks
紅帽與IBM、Hortonworks聯手,加強OpenShift與大數據平臺整合
最初以公有雲服務商為起點,現階段紅帽的跨雲戰略更往上層應用出發。當底層IaaS資源逐漸與OpenShift加強整合後,現在紅帽也要往上層的軟體服務市場前進
2018-09-17
| 混亂工程 | 容器 | IT周報 | VMware | Spinnaker | Kubernetes
Container周報第80期:挑戰容器架構可用性,混亂工程服務Gremlin開始可以製造容器事故了
Gremlin是一款知名的混亂工程服務,Netflix、Amazon.com和Salesforce都是其用戶。近日,Gremlin宣布開始可以模擬各種容器失誤的事故,來挑戰容器應用的可用性
2018-08-31
| AWS | EKS | Kubernetes | 容器 | Sysdig
容器資安廠商Sysdig開始支援AWS Kubernetes代管服務
企業用戶的EKS環境的容器、微服務會產生上千個不同的標籤資料,而Sysdig平臺可以將這些標籤資訊,按照虛擬化資源(如AWS EC2)、容器化資源(Kubernetes節點、Pod)分成兩類,讓基礎架構管理員可更加掌握公有雲環境發生的大小事。
2018-07-18
| 容器 | DevOps | CI/CD | Serverless
Container周報第73期:Google釋出Java大型應用容器化工具,微軟則推出開發者新Azure測試空間
近日,Google開源釋出了一款Java容器化工具Jib,讓開發者可以將Java應用打包為符合開放容器標準(OCI)的容器映像檔,
2018-07-17
| Serverless | 容器 | 微服務 | Adrian Cockcroft
AWS雲端架構策略副總裁:飆速開發又有新方向,Serverless是容器和微服務的下一步
微服務、容器、Serverless這些新一代的技術和架構,讓軟體開發進入新的飆速時代,只需幾個小時,就能打造出可用又容易修改的原型App
2018-07-14
| Canonical | 容器 | 雲端 | Ubuntu
雲端大量部署優先! Canonical推迷你作業系統Minimal Ubuntu,映像檔只有29MB
相仿微軟Nano Server的瘦身策略,除了內建執行的必要元件,Minimal Ubuntu移除使用者導向的人機互動功能,而Ubuntu Server的編輯、記錄及本地端操作等功能,也一併移除,讓Minimal Ubuntu只須占用29MB的空間
2018-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