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tagram | 雙因素驗證

Instagram即將開始支援第三方身分認證程式

Instagram原本在雙因素驗證中使用簡訊驗證使用者的身份,未來將會新增第三方認證程式,藉由第三方程式提供的驗證碼充當第二層身份驗證。

2018-08-29

| Instagram | 帳號挾持

小心! 已有數百名IG用戶被駭,駭客竄改電話號碼及Email挾持帳號

過去一週陸續傳出IG帳號遭到挾持,即使啟用雙因素驗證仍被挾持,駭客甚至變更帳號的電話號碼、電子郵件,其中不乏名人受害。

2018-08-15

| 臉書 | Instagram | 兒童

臉書、IG遭踢爆帳號把關不力,將嚴格審查封鎖13歲以下兒童帳號

依美國兒童網路隱私保護法,臉書並不開放13歲以下兒童申請帳號,但近日英國媒體調查下,臉書私下縱容兒童申請帳號,為此,臉書回應將嚴格審查帳號申請者的年齡以封鎖兒童帳號。

2018-07-20

| Instagram | 雙因素認證

Instagram正在開發非SMS的雙因素認證服務

TechCrunch報導,Instagram正在建置一個非SMS的雙因素認證系統,利用Google Authenticator或Duo等雙因素認證程式來產生登入確認碼,優點是相關確認碼只會在使用者的手機上產生,可避免SIM卡遭駭客挾持,導致帳號遭盜用的風險。

2018-07-18

四葉草IG帳號首頁

| Instagram | 四葉草 | 社群網站帳號保護

社群網站詐騙歪風吹向Instagram,而且日益猖獗

社群網站已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隨著許多人在Instagram上用照片記錄生活點滴,有心人士也開始針對這種網站的使用者詐騙,像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語創作歌手四葉草,在點選了假冒名人認證的藍勾勾信件後,她的Instagram帳號便遭駭客入侵,所含照片也全數被刪除。四葉草已經前往警局報案,並開立備用帳號,請網友聲援向Instagram反映,試圖取回自己的帳號。

2018-07-09

| Instagram | IGTV

Instagram發表可上傳1小時影片的IGTV服務,與YouTube短兵相接

初期IGTV規定,一般人上傳影片長度只能介於15秒到10分鐘,檔案上限為650MB,只有特定帳號才能上傳60分鐘影片,而且只能藉由電腦上傳,檔案上限為5.4GB。

 

2018-06-21

| 臉書 | Instagram | 政治廣告 | 廣告透明化

臉書與Instagram上的政治廣告即日起將公布廣告主身分

當使用者點選政治廣告上的「Paid for by」標籤之後,即可檢視廣告主身分、廣告預算、已有多少次的曝光,以及受眾的年齡、地區與性別,

2018-05-25

| 臉書 | Instagram | IG | FB | 分享故事

IG開始讓用戶直接將Stories分享至臉書

當Instagram用戶要建立一個Story時,系統就會詢問是否要同時分享至Facebook Stories。不過,目前此一跨程式分享功能是單向的

2017-10-06

| Instagram | 資料外洩

駭客對外兜售600萬IG用戶個資

這批個資可能來自於Instagram API的臭蟲,包括用戶的電話號碼、電子郵件,目前駭客已在網路上兜售,並開放付費搜尋特定用戶,如明星、政治人物、運動員等個資。

2017-09-04

| Instagram | API | 臭蟲 | 資料外洩

Instagram API有臭蟲,用戶電話與電郵遭外洩

Instagram證實遭駭客利用API上的臭蟲,存取了名人帳號的聯絡資訊,包括電話號碼、電子郵件,但未涉及用戶的密碼,受影響的用戶規模並未公佈,目前該臭蟲已被修復。

2017-08-31

| 臉書 | Instagram | Snapchat | 青少年 | 社群

報告:青少年從臉書流向Instagram、Snapchat速度加劇

根據分析機構數字,Snapchat美國用戶數成長超過4成,而在12到17歲,以及18到24歲的年輕用戶群中,今年Snapchat用戶更是首度超越Intagram及臉書。
 

2017-08-23

| Instagram | AI | 惡意留言

Instagram新增留言過濾功能,垃圾與惡意留言Out !

Instagram強化留言控制功能,讓用戶可以啟用過濾機制,可過濾貼文或直播影片中的垃圾或惡意留言,目前先以英文版為主,未來將擴大到其他語言用戶。

201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