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iThome整理,2018年5月

無論從市占率,產品功能與規格等方面來看,Nutanix都是超融合基礎架構領域的領導者,而Nutanix產品核心的Acropolis作業系統軟體(Acropolis Operating System,AOS,以前稱作Nutanix Operation System,NOS),也是超融合基礎架構領域軟體平臺的標竿。

正是在以Nutanix為首的新創廠商推動下,超融合基礎架構這個領域才有今天的蓬勃發展局面,並吸引眾多一線大廠競相投入,紛紛透過併構或自行發展,將超融合基礎架構納入旗下產品線。

在各一線大廠陸續投入後,Nutanix長久保持的超融合領域市占龍頭地位有所動搖。另外自2016年9月IPO以來,Nutanix也和許多新創科技廠商一樣,經歷了市值大幅衰退的困境,讓外界對於該公司能否持續維持高成長存有懷疑。

儘管如此,Nutanix依舊是這個領域的主要領導者之一。事實上,在去年下半年超越Nutanix,而成為超融合領域市占第一的Dell EMC,是結合了原本Dell與EMC旗下的超融合產品,才略為超越Nutanix。而就市占數字來說,在超融合領域位居前兩名的Dell EMC與Nutanix,合計便占了一半得市占,遠遠領先其他廠商。此外,Dell EMC固然市占較高,但軟體核心必須依靠第3方廠商產品平臺,不如Nutanix獨立且完整。

架構獨立、功能完整的軟體平臺

超融合應用伺服器產品,是叢集儲存系統、Hypervisor平臺,與通用的x86伺服器硬體的組合。其中x86伺服器可先不論,Hypervisor基本上也不出VMware vSphere、Hyper-V與KVM這幾種主流平臺,因此真正的關鍵便在於叢集儲存系統軟體。

而「架構獨立」,「功能完整」的AOS軟體平臺,正是Nutanix在眾多競爭對手環伺下,繼續在超融合市場屹立不搖的本錢。

獨立自主的AOS軟體平臺

就架構獨立這一點來說,在目前的超融合系統市場中,許多供應商都是直接依靠VMware的軟體套件,而沒有自身的軟體平臺,不僅Hypervisor採用VMware vSphere,儲存叢集服務也是依靠VMware的vSAN,這些供應商只是扮演後端的安裝、整合與銷售服務角色而已。另一些供應商雖然擁有核心的儲存叢集軟體,但Hypervisor則需依靠VMware等廠商。

而Nutanix則不然,AOS軟體平臺不僅擁有完整的儲存叢集功能,在Hypervisor方面,除了能支援VMware vSphere、Hyper-V等主流平台外,本身還內含了一套自有的Hypervisor——AHV(Acropolis HyperVisor之意)。因此Nutanix可以完全不依賴第3方廠商,依靠自身便能獨立提供所有的超融合軟體服務。

統合儲存、虛擬化與雲端管理

超融合系統是以儲存叢集為基礎,搭配Hypervisor平臺,以VM的形式來配置資源,為前端用戶提供需要的運算與儲存資源。所以,超融合系統的管理,也就同時涉及了底層的儲存叢集管理,以及Hypervisor層次的VM管理。

除了採用VMware軟體平臺的超融合系統,是由VMware的vCenter Web Client包辦管理工作外,多數自有儲存叢集平臺的超融合系統,系統管理都是屬於「拼接」型式,自身只負責儲存叢集管理,VM管理則交由Hypervisor控制臺負責,頂多只是把儲存叢集控制臺介面,以plug-in的方式嵌在vCenter之中而已。

相較下,Nutanix AOS平臺與其搭配的Prism控制臺,不僅能管理底層儲存叢集系統,還能透通Hypervisor層,提供VM管理功能,在Prism控制臺下,就能執行整個超融合應用環境絕大多數管理功能,可擺脫vCenter等其他控制臺的需要。另一方面,許多超融合系統底層的儲存叢集平臺,都只提供基本的高可用性機制(透過跨節點鏡像複製),沒有涵蓋資料保護方面的功能,必須透過Hypervisor層來補足這方面的需求,而Nutanix AOS本身就內含了完整的資料保護功能,從跨節點鏡像,到VM層級的快照、遠端複製等等,不需要依賴其他平臺。

更進一步,AOS搭配Prism控制臺,還能提供用戶自助式的自動化資源配置管理功能,以及網路微切分(Micro-Segmentation)功能,因而AOS其實已經跨出了一般超融合系統的範疇,成為跨儲存、伺服器虛擬化、軟體定義網路與雲端管理的綜合性軟體定義資料中心平臺。所以說,一套AOS,就等同於擁有VMware的ESXi、vSAN、vCenter,再加上部份vRealize與NSX的功能,可說是當前涵蓋面最廣、最完整的超融合應用平臺。

深化超融合應用的另一陣營—VMware Cloud Foundation

除了Nutanix外,VMware也在推動更深度的超融合應用,試圖將觸角擴展到完整軟體定義中心功能,從最早發表的概念產品EVO:RACK開始,經過EVO SDDC,到最新的VMware Cloud Foundation,都屬於這種軟體定義中心套件。

嚴格來說,無論先前的EVO SDDC,還是現在的Cloud Foundation,都比較接近「融合式架構」型式的產品,包含了伺服器、交換器等多種元件,而非只含有伺服器節點的「超融合架構」,不過基本精神與Nutanix近期的平臺發展是共通的,都是將運算、儲存、網路與雲端管理,整合到一個產品套件中,並透過單一管理平臺來管理。

以Cloud Foundation來說,便包含了提供虛擬化運算平臺功能的vSphere,提供軟體定義網路管理的NSX,負責儲存叢集服務的vSAN,集結了VMware核心主力產品軟體,再加上負責統籌整個環境管理SDDC Manager管理平臺,有雲端管理需求的用戶,可額外選構vRealize相關套件。

目前已有多家廠商以VMware Cloud Foundation為基礎,推出整合套件產品,包括Dell EMC的VxRack SDDC、Fujitsu的PRIMEFLEX、HitachiUCP RS與QCT QxStack等。

相較Nutanix,Cloud Foundation同能涵蓋伺服器虛擬化、儲存、網路與雲端管理,軟體定義網路等功能還更深入,但整合性較低。Nutanix以AOS一個軟體平臺,搭配Prism管理平臺,就能提供所有服務;而Cloud Foundation則是彙整多套VMware軟體而成,雖能透過SDDC Manager控制臺來統一管理,但還需搭配外部管理工具,才能提供完整管理功能。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