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要如何應付來自AMD與IBM的嚴重威脅?

近期的全球媒體似乎呈現一面倒向AMD之勢。8月30日的InfoWorld,用一顆Opteron作為雜誌的封面、「Is AMD The New Intel?」的標題,大幅報導AMD近來在伺服器市場攻城掠地的成果。無獨有偶的,9月20日的Business Week,也以「Suddenly, It’s AMD Inside」的標題報導AMD目前在市場上的強勢地位。很諷刺的,Business Week在半年前,也用類似的專題報導分析英特爾的願景、以及在市場上對AMD的壓倒性優勢-剛好也是在IDF結束之後。目前AMD Opteron已經得到四大伺服器廠商中三家的採用,Newisys日前也在IEEE Hot Chips 16論壇發表32路的Opteron晶片組「Horus」、換成雙核心Opteron就成為64路系統,這在去Athlon MP的時代還真是令人難以想像。

另外,今年夏天伺服器及處理器市場最令人驚心動魄的一幕,莫過於IBM公布了新一代Power5系統的效能測試數據,在TPC-C所公布的測試數據中,8顆/16核心Power5 1.9GHz處理器的p5-570幾乎可和64顆Itanium 2 1.5GHz處理器的HP Integrity Superdome扯平。Power5更是刷新了SPEC CPU 2000的浮點項目紀錄,創下了2702分的歷史新高,也趕下了Itanium 2盤據長達一年的寶座。測試多處理器輸出率的SPEC CPU Rate項目中,也足以證明Power5系統在多處理器環境下擁有極為優異的效能延展性,不但整數運算明顯勝過Itanium 2系統,而且浮點運算效能幾乎是Itanium 2系統的兩倍。SAP SD-2 tier測試中,8顆/16核心Power5的效能超越32顆Itanium 2及36顆/72核心UltraSPARC IV。很不幸的,剛好這時候又傳出Madison 9M延期一季的壞消息。事實上,就算是Madison 9M,也不足以抗衡Power5。Power5所提供的微分割區功能,對於企業伺服器而言,也是極為重要的技術優勢。雙核心Opteron對Xeon的威脅

很多人應該還記得二月春季IDF時,AMD為了對英特爾即將發表的EM64T示威,在會場周圍擺攤,發送免費礦泉水和T-Shirt的「豐功偉業」。秋季IDF期間,AMD更進一步,租用加長型轎車載送參加IDF的全球媒體工作者,至AMD在會場附近飯店租用的場地,現場時機展示採用雙核心Opteron的四路伺服器,而且還刻意採用HP的DL585作為測試平臺,對英特爾正式公開的雙核心處理器進行反制動作。也許不少人會看不慣AMD這種搭順風車、趁火打劫的作風,但是,雙核心Opteron可是如假包換的出現在眾人的眼前,距離8月31日AMD在德州Austin廠區的首度展示只相隔一個禮拜。

當然,有人會這樣質疑:英特爾也不是很早就公布Montecito了嗎?(二月春季IDF透露架構概觀,六月日本公開試產晶圓,八月IEEE Hot Chips 16公布技術細節,九月秋季IDF現場實機展示-只是很多人都忘了)不過,基本上,Opteron和Itanium雖然同為64位元處理器,但是市場定位上卻天差地遠,Opteron真正的對手是Xeon,而不是Itanium。

如此一來,英特爾的問題就更嚴重了:高階伺服器的Montecito、桌上型Smithfield、行動式Yonah都到位了,結果雙核心的Xeon MP「Tulsa」到現在還不見蹤影。令人納悶的是,AMD早在2001年發表K8核心及x86-64指令集時,就透露了雙核心K8的計畫,甚至成為公開技術資料上的白紙黑字,英特爾不但沒有即時應對,反而延至去年秋季IDF才宣布雙核心Xeon計畫,造成Tulsa極可能落後雙核心Opteron長達半年的後果。巨人的戰爭:Itanium大戰Power

相較於AMD蠶食英特爾最大的獲利來源:以Xeon為主的低階伺服器市場,對於英特爾和HP寄以厚望、目標橫掃高階伺服器市場的Itanium而言,藍色巨人最強大的RISC處理器,更是可怕的威脅。

IBM很早就注意到英特爾和HP聯合發展IA-64指令集及Itanium處理器所造成的潛在威脅,為了維持高階運算市場的技術優勢,在1990年代末期加速Power/PowerPC處理器的研發進程,1999年就正式發表雙核心的Power4處理器,也連續兩年拿下Micro Design Resource的最佳伺服器處理器獎項。

事實上,IBM對於Itanium的焦慮,遠超過外界所能想像的程度,從IBM一改昔日的保守態度、數年來持續對IA-64/EPIC發動文攻武嚇(你能想像IBM 801設計者之一的Martin Hopkins公開猛烈批判IA-64的樣子嗎?),就可略見一二。由於高獲利的高階伺服器長期主導IBM的伺服器營收,理所當然的,面對著大肆入侵該市場的Itanium處理器,IBM就毫不保留的予以強烈反擊,推動「Power Everywhere」、大動作進行半導體製程研發及擴建產能(投入晶圓代工市場是其衍生的直接後果)、進行長達十年的Power/PowerPC處理器布局、以及今年夏天Power5重創Itanium 2,都是可以預期的結果。

由於最大競爭者HP已經將前途都賭在Itanium上,為此也放棄了PA-RISC和Alpha兩個產品線,只要能擊潰Itanium,就可以在未來數年持續吸收HP的市場佔有率。加上HP一方面逐步捨棄既有資源,將昔日軟體資源移植至Itanium平臺的進度卻一直不順利,同時支援Itanium和PA-RISC的HP-UX 11i V2遲至八月才推出,來自Compaq Tru64 Unix的叢集功能和先進檔案系統分別要延期到2006年和2005年底,用來和對抗IBM以及Sun分割區技術也要等到Montecito上市。像Sun就看準了這可能造成HP客戶的信心危機,趁火打劫機不可失,推出新一波的「HP Away」客戶轉移計畫。

那麼,IBM的優勢到底在哪裡?首先,雖然Power和Itanium都是市場規模極小的高階處理器,但是歷經十多年的發展,PowerPC處理器卻早已遍佈各個應用領域,如個人電腦、伺服器、電視遊樂器、嵌入式系統等等,這也是IBM推動Power Everywhere的基礎。換言之,這可以大幅降低Power平臺的軟硬體研發成本,IA-64就沒有這樣的優勢了。

其次,IBM是系統廠商,而英特爾只是處理器供應商,所以IBM可以從整體規畫的角度去打造整個系統-無論作業系統、處理器架構、系統組織、編譯器以及相關應用軟體。以Power5的微分割區功能而言,如果沒有IBM在大型主機上的數十年驗證經驗,絕對難以實作。IBM先前就譏諷英特爾動不動就搬出製程技術當作訴求,但是對於企業及客戶來說,他們根本不在乎這些處理器使用什麼製程,而是要整體系統合乎需求。雖然英特爾可以從HP這邊得到相當程度的技術支援,Montecito本來就是兩家公司合作開發的產物,但是進度上已經嚴重落後IBM。以Montecito的Silvervale為例,不但要等到明年第三季,而且技術水準也極可能不及IBM Power5。

最後,從Itanium 2推出近兩年卻少有改版動作,時脈無法大幅提升,以及Madison 9M的延期及降低時脈,可以看出英特爾在大型晶片的設計及製造上出現技術困難。在英特爾的歷史上,少有設計大型化處理器的經驗,自然也對Itanium的推出時程造成影響。長期不惜血本打造高階處理器的IBM,這部分就佔了便宜。回歸原點:製程、產能及成本

理所當然的,上述對英特爾都是極為負面的消息。那麼,英特爾是否將會一蹶不振、逐步在伺服器市場節節敗退?答案也是否定的。首先,英特爾在產能及製程技術上依然享有壓倒性的優勢,在供貨的穩定度上遙遙領先競爭對手,也擁有著更低的產品成本。以Opteron來說,也許今年內可以出貨五十萬顆,但是Xeon光是去年一整年就有六百萬顆的量,這些將逐漸轉為64位元的處理器,英特爾在研發資源上更遠非AMD所能企及,處理器研發進度超越AMD指日可待。長期而言,只要產能問題不解決,就算AMD在低階伺服器市場站穩腳步,也不會拿下太高的佔有率。

其次,在產品時程大幅落後IBM的高階伺服器市場,英特爾也享有一個關鍵性的優勢:雖然IBM已經推出了OpenPower伺服器產品線,但IBM的Power畢竟難脫封閉式系統的本質,系統成本也遠高於Itanium。的確,IBM是一個很響亮的品牌,對於企業也有著相當程度的吸引力,但是也不可能吃下多數的高階伺服器市場,而既有的64位元RISC市場,幾乎都保證是英特爾的囊中之物。只要市場基礎夠大,Itanium在技術上追上Power只是時間的問題。加上Sun為了搶救Solaris的地位,擴大用戶基礎,推出Itanium版本幾乎已成定局,這些都足以確保Itanium未來的主流地位。另外,英特爾現在也開始重視伺服器管理機能的發展,這對Itanium也有加分的作用。

不過,英特爾在雙核心及多核心處理器的進度落後在AMD和IBM之後,卻也是不爭的事實,而他們都是在多年前就已經確定發展方向,不像英特爾且戰且走、缺乏目標。經過一年多的紛擾,英特爾終於確立未來數年的時程表,即將急起直追。英特爾究竟能不能重振旗鼓,確保伺服器處理器的優勢地位,就讓我們拭目以待。文⊙劉人豪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