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年,英特爾首度公布採用超深管線、追求高時脈的NetBurst微架構,展示了首款採取該微架構的Pentium 4處理器,更表示NetBurst的時脈將可在2010年發展至10GHz、甚至未來可達40GHz之譜。
在那時,超高時脈的呼聲可謂高唱入雲,媒體和分析師紛紛錦上添花,爭先恐後的預期未來處理器的時脈將會有多高多高,連2018年將達「53207MHz」的預言都跑出來了。但更早就發表的IBM首款雙核心伺服器處理器Power4「Regatta」,與競爭對手AMD當時所公布的雙核心策略,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事後證明,這些人都被狠狠的賞了一巴掌。
導火線:Prescott與Tejas的悲劇
去年英特爾寄以厚望的90nm製程Pentium 4「Prescott」遭遇功耗過高的瓶頸,被戲稱為「100多瓦的不發光燈泡」,直接導致後繼預定時脈超過5GHz的「Tejas」慘遭腰斬,6GHz的「Nehalem」更因此無疾而終,而4GHz的Pentium 4 580則根本就沒有出現。
事實上,英特爾早已注意到Pentium 4處理器的高功耗,並不適合行動式處理器等應用,在2003年配合Centrino推出的Pentium M處理器「Banias」,就是從歷史悠久的P6微架構所衍生而來,而非NetBurst。只是英特爾沒有想到,問題竟然會變得如此的嚴重。英特爾在本屆IDF所發表、預定明年第三季推出的65nm製程雙核心Xeon MP「Tulsa」,將是NetBurst的絕響。結果英特爾原先保證起碼可以發展十年的NetBurst,後來竟然連五年都不到。
NetBurst微架構的發展受阻,使得英特爾在加速雙核心x86處理器的進度之外,必須重新研發兼具高效能、多功能與低耗電的微架構,也就是「Merom」。不過,英特爾暫時並未給Merom一個正式的名稱,也許在明年春季IDF我們就可以看到答案。由於過去英特爾的論文及技術文件皆以Merom稱呼該微架構,所以我們就採用該簡稱。
為省電與雙核心而生的「Merom」
在IDF的開幕主題演講中,英特爾執行長Paul Otellini開宗明義:未來處理器的技術發展重點將是「效能/功耗比(Performance per Watt)」,一語道破英特爾全新x86微架構的精神。
Merom與現有的Pentium M有著相當強烈的技術延續性,例如低時脈、複雜的電源管理機制、傳統的指令快取、不具備超執行緒,以及僅有14階的指令管線,但融合了諸多原先NetBurst才提供的功能,如64位元、虛擬機器與安全運算架構等,兼具NetBurst與Banias兩者之長,就是Merom設計上的精神。英特爾也表示,有別於既有的產品,Merom完全是針對雙核心最佳化的微架構,從雙核心共用第二階快取、兩個核心的第一階快取可以跳過第二階快取、直接對傳資料等功能,即可略見一二。
根據英特爾的處理器時程表,從明年第三季開始,與Merom核心同名的雙核心行動式處理器、雙核心桌上型處理器「Conroe」、雙核心Xeon DP「Woodcrest」與2007年第一季的四核心Xeon MP「Whitefield」將陸續上市。另外,英特爾也公布了未來45nm製程縮小版「Penryn」核心與Xeon MP「Dunnington」。換言之,Merom將逐步取代既有的產品線,結束目前NetBurst與Banias分立的局面,重新統一英特爾x86微架構。
連高階RISC處理器也開始重視省電
x86處理器要省電,高階伺服器專用的Itanium產品線亦不能免俗。目前最高階的單核心Itanium 2處理器的標準設計功耗已達130W,如果不導入更新的電源管理技術,時脈更高、快取更大的雙核心Itanium 2「Montecito」,耗電量恐怕就要上看300W了,這絕對是企業所無法接受的。
為此,英特爾在雙核心Itanium 2處理器中,採用大量的電源管理技術,除了視處理器負載量動態調節時脈與電壓外,還採用了號稱是「英特爾官方超頻大法」的Foxton技術,透過內建的微處理器計算電壓與時脈的餘裕,可視情況讓處理器以高出200MHz的時脈運作,以兼顧效能及省電。結合上述技術,雙核心Itanium 2的功耗只有100W,還較原先單核心的130W為低。
拜「熱情洋溢」的伺服器處理器之賜,機房空調及電費成本一直居高不下,連一向不太重視功耗問題的高階伺服器處理器,現在都得設法壓低耗電量。IBM的Power5原先高達200W,在90nm製程的Power5+降低至160W,明年推出的Power6則進一步號稱「針對刀鋒伺服器最佳化」。
英特爾已經在本屆IDF,宣稱雙核心Itanium 2 1.6GHz/18MB第三階快取版本(這也是今年內即將發售的最高階版本,1.8GHz/24MB已經延期至明年第一季),雖然效能輸給時脈2.4GHz的IBM Power5+,但是因為「效能/功耗比」勝過後者,所以表現較佳。
雖然我們不知道這種比較究竟有沒有意義,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降低耗電量早已成為處理器技術發展的顯學,最起碼,在日後廠商們的宣傳上,一定會越來越常見。
企業的因應之道
無論如何,降低耗電量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畢竟電腦開著就一定會耗電,而電費也是企業營運支出的一部分。那麼,除了儘量採購時脈較低、較省電的產品,如低電壓版本的Xeon或Opteron、或著採用Pentium M的系統之外,企業又該如何因應這一波省電趨勢?
首先,處理器提供省電功能是一回事,作業系統有沒有能力去有效利用,使用者有沒有開啟,那又是另一回事。以微軟為例,在這次IDF就表示,Windows Vista即將支援的電源管理機制,多數將對應現今處理器所支援的新型省電技術,如ACPI(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所新增的數種低耗電模式,這也勢必將成為日後作業系統的必備功能。不過,技術再好,如果沒有開啟,照樣沒有效果。在這個保護地球人人有責的年代,企業應該要求員工開啟省電功能,減少電力浪費。
其次,處理器支援複雜的電源管理功能,同時也代表一個容易被忽略的事實:機房與辦公環境的空調與散熱規畫,以及伺服器與個人電腦散熱系統的良窳,將會影響系統實際的效能,如果散熱不好,反而會導致處理器以較低的時脈運作。所以千萬不要因為處理器的耗電量越來越低,就忽略了這些細節。
最後,企業應該透過集中式的管理工具,有效掌握所有伺服器與個人電腦的實際耗電量,就可以降低成本,做出最好的空間規畫。以英特爾去年所提出的Power Calculator為例,這是在BIOS端執行的耗電量計算程式,可以回報系統實際上的最高耗電量。
另外,支援PSMI(Power Supply Management Interface)的電源供應器,也可以透過SMBus回報實際上的電源負載。只要能精確掌握這些資訊,就可以更有效率的提升機架密度、減少機房建置的空間浪費。同理可證,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在日後也將成為個人電腦主動式管理功能,以及硬體規格的一部分。文⊙劉人豪
熱門新聞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