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資訊大爆炸的年代,正確的情報和捏造的謠言夾雜在各種傳播管道當中,早已成了現代生活的常態,從早先的手機簡訊、電子郵件、個人電腦即時通訊等方式來傳達,到現今透過更為普及的智慧型手機、社群網站,人人都可以發布和散播想要他人知道的消息,而且,由於許多人基於生活、工作、興趣的關係,成立了各種主題的使用者群組,凝聚了具有共同目的人們,因此形成了大小不一的虛擬人際關係小圈圈,並且在這樣的範圍內分享各種情報。
近年來,單就臺灣而言,因為發生了許許多多的政治、社會事件,於是,在各種社交圈裡面,掀起了許多波瀾,像是最近的年金改革、性別教育、婚姻平權、工時爭議,或是更長期的國家認同對立、政黨紛爭,各種組織在發布相關的訊息,也將企圖影響與動員的目標,鎖定在這些相對較封閉的「同溫層」當中,而持續提供對其特別有利、甚至是立場偏頗、顛倒是非黑白的消息,而且,也不時傳出網友指責他人是網軍,或是抨擊這些消息是假新聞。
不過,談到假新聞,2016年上任的美國總統Donald Trump,因為不滿新聞媒體對他的報導,而頻頻提及這個詞彙,因此,社會大眾也開始將假新聞和自己不喜歡的新聞畫上等號。那麼,企業該怎麼看待這件事?
在2017年10月,研究機構Gartner發布的2018趨勢預測,就納入了這個議題。他們認為,假新聞已是2017年主要的政治與媒體議題,因為產生出來的數位內容,不一定是真實、可信的資訊,遠遠超過新聞的範疇,而企業面對社群媒體內容佔據多數人注意力的態勢下,必須緊密監督網友們對於自家品牌的言論,以及討論的前後脈絡,避免這些內容危害到品牌價值,品牌的經營需培養一套行為與價值模式,使他人無法輕易損害。他們預估,到了2022年,多數人在成熟經濟環境所接觸的虛假資訊,將多於真實資訊。
另一個與此相關的趨勢,則是基於人工智慧技術,或是由機器本身所產生的數位內容,像是圖片、影片、文件、聲音,逼真度將大幅增加,而且數量、規模也將快速成長,使得許多民眾都可以從網際網路取得,卻無法控制內容的散播方式。因此,Gartner認為,到了2020年,雖然可以運用人工智慧技術來輔助偵測,但處理的速度上,可能還是無法快過人工智慧產生的大量內容,因此將會無法及時辨別真偽,從而導致人們無法信賴數位世界的危機。
俗話說得好,謠言止於智者,但一般大眾未必具有足夠的智慧,而會受到影響。再者,造謠生事是人類社會長期存在的現象,原本需要耗費大量人力、時間、資源,才能對社會產生顯著的影響力,但如今有了商業力量、新興科技的推波助瀾,一般民眾想要判斷消息真假的困難度大增,更加需要專業判斷。而在臺灣,已經有民間團體投入,例如,今年4月,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與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共同成立了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預計下半年正式運作。而在全球各地,有多少類似組織?根據美國杜克大學記者實驗室(The Duke Reporters' Lab)的觀察,目前有149個活躍的團體,以東亞來看,中、韓、日、菲等國,都出現了事實查核機構。
假新聞的潮流未來是否受到抑制,還很難說,而身為閱聽眾的我們,看待各個管道所散播的消息,也只能謹慎判斷,例如,多加注意這些資訊的出處,主動了解發布者的背景,再決定是否信任。如果要分享他人得知這些情報時,更必須盡可能地確認來源是否可信,別讓自己成為散播謠言的幫凶!
相關報導 假新聞大量製造中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