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iThome製作了「臺灣臉部辨識技術力」的封面故事,相隔一個月的此刻,我們再繼續探討這項技術的臺灣企業應用實例。不過,最近這段時間以來,臉部辨識相關的爭議不斷。

例如,香港反對送中條例的行動已經持續兩個月之久,警方運用臉部辨識來確認示威者身分,民眾起初也透過這項技術來找出發動襲擊的匿名警員,後來也使用雷射筆來干擾畫面擷取;而在中國,今年稍早傳出政府運用人臉辨識技術,大規模監控維吾爾族,去年開始受到全球熱議的社會信用系統,人臉辨識技術的採用也是箇中關鍵。

關於這類監控與辨識技術,會對民眾的工作和生活直接產生危害嗎?在上述的應用實例當中,飽受爭議的部分是使用者的心態,因為雖然打著法治、維護國家社會秩序的旗幟,實際上,卻有危害民主、自由、人權的疑慮,這將導致臉部辨識成為政府脅迫異議人士的凶器。相反地,若在運用這類技術的同時,可以充分考量到個人隱私的保護和尊重,僅就各自需要針對的用途來提供有限度的功能,避免濫權,或許就能讓社會大眾更安心地接受,而認同相關的服務。

其實,不只是生物辨識的技術有隱私上的爭議,在香港民眾的抗議行動中,就連使用「八達通」儲值卡搭車也有疑慮,因為群眾擔心這些數位化的乘車記錄軌跡,或許會遭到當局濫用,所以,寧可改用現金。

享有極高的便利性是每個人都想要獲得的好處,卻不能不考慮背後的代價,尤其是在時局改變之際,如果我們有一天無法信任體制能夠確保人民的自由,這種「過度授權」可能會演變成令大眾不安的態勢。

關於科技可能遭到濫用的危機,我們也詢問發展人臉辨識應用產品的廠商,他們其實更常面對這樣的質疑,因此,也提出一些說法來回應,簡而言之,在相關資料的保存和使用上,會更為謹慎,若員工無法接受這類系統的辨識,有的廠商也願意提供其他身分驗證的方式和程序來搭配。

因為企業如果想要採用這類解決方案,也必須準備一套完整的論述和配套措施,與員工充分溝通和協商,使其能夠信任這樣的系統,對於無法接受的人,若能提供其他方法來達到相同目的,也能展現公司對員工的尊重,而不是硬性強制實施,企圖透過粗暴的手段畢其功於一役,甚至還抱著科技終能征服人性的荒謬心態。

面對科技與人性的衝突,採取以人為本的態度來推行各種便民的措施,才是長久之道,國家、城市、企業、團體,都是由不同的人所構成的,如何能夠求同、存異,又要能夠兼顧效率與生產力,固然是艱難又複雜的工作,但若能經歷充分溝通與尊重的過程,取得共識,並且促進彼此的團結和認同,這樣的社會才是健全而有自信的,技術的採用是一時,是推動進步的一種手段,並非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卻是需要長久培養的。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