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過2021年,臺灣歷經近5個月的COVID-19疫情大爆發,想必許多人應該都稍微練就在家上班的本領,而在疫情緊繃的這段期間,IT層面能否替業務的永續營運提供足夠的奧援,也成為許多公司相當關注的重點。因為員工的互動模式被迫改變,無法繼續每天面對面溝通、交換訊息的工作模式,此時,就必須更大幅仰賴各種內外部的IT應用系統或服務來幫忙。

經歷零接觸工作模式的過程後,或許該重新回頭審視企業在這段期間所做的改變,想想究竟跟之前所預期的狀況有何分別,該如何改善,以確保未來若在面臨同樣狀況時,能夠運作得更流暢。

而對於企業而言,無論是早就準備好各種遠端辦公的環境,預先建置了桌面虛擬化環境、整合通訊平臺、VPN加密網路,或是因陋就簡,勉強搭配免費的即時通訊軟體,以及雲端的各種協同合作軟體服務,總算也是撐過這段辛苦的時間,這些都要有賴於網際網路的普及、區域與廣域網路傳輸的穩定與頻寬的充裕,以及軟體與雲端服務功能的健全,才能抵消無法前往公司上班的不方便。

面對2022年的到來,許多可能先前仍便宜行事的企業與組織,應該要思考是否要繼續沿用或持續提升這樣的應變機制,因為無法擔保未來不會遇上更長期在家工作的狀況,這樣的場景早已發生在臺灣以外的國家地區,為期將近兩年之久,因此,相關的IT投資與生產、製造、溝通流程的改善,勢必要繼續精進,才能讓企業營運得以持續。

無論是否要推動更多技術應用,經過這段較長期的在家工作,當然有許多不方便,但往好處想,企業過去難以推動與落實的一些數位化工程,幾乎都有了比較顯著的成效。

舉例來說,談了許多年的無紙化作業,許多單位終於在這段時期不得不積極推動、學著適應新的工作習慣,並且制定與調整相關的作法,而產生一定的成效,同時,大家也真正意識到:全程透過軟體與網路來進行各種操作、互動及審核批准的流程,是完全可行的,並不如過去眾人以為的窒礙難行,甚至節省許多彼此等待的時間。

當然,中間有些環節,還是無法盡如人意,例如,受限於軟體授權的成本考量,並不是每家公司都有辦法幫所有工作者添購合適的工具,於是,有些協同作業的進行,還是須委託特定人員操作,無法直接互動。

另外,在資安防護方面,無論是全部採用軟體或線上服務,在檔案交付上,目前許多中小企業並未積極建置文件安全控管系統,以及檔案威脅清除系統(CDR),而且,相關保護過往是以內部網路為主要保護範圍,無法涵蓋外部網路的存取,若使用者不願用VPN,公司又無強制其必須連回公司內部網路的手段,其實他們也能經由網際網路、即時通訊軟體,與其他同事彼此交換這些內容,而且員工在家工作,除了電腦本身安裝的防毒軟體,以及上網路由器內建的簡易防火牆之外,企業無法到這些員工家裡提供更多網路防護機制,而產生不少可乘之機。因此,面對資安邊界的消弭,難以掌控防護程度是否足夠的企業,須設法避免員工外洩機密與敏感資料,以及夾帶惡意軟體的狀況。

除了IT系統與應用程式的就緒,網路與電力的穩定供應,也是須關切的議題,因為上述機制要正常運作,網路與電力都是基礎。

以臺灣而言,國內的網路傳輸品質可能不需要擔心,然而,隨著一般使用者與企業對於各種雲端服務的依賴度日增,臺灣聯外的海纜網路,以及各大雲端服務業者本身的資料中心與網路可靠度,也或多或少會影響企業IT服務的永續。

關於臺灣電力供應的部分,更是令許多人感到擔憂。雖然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希望能夠兼顧環保,然而,在淨零碳排的議題上,政府傾向從燃煤改以天然氣為主,但這仍是溫室氣體排放,再加上臺海情勢緊繃,能源持續供應也存在著無法忽視的風險。而且,企業無法排除疫情、能源短缺等多重因素同時爆發的可能性,須正視並提出更周延的因應對策,才能在這些狀況發生時,有足夠辦法來緩解衝擊。因此,企業應該要考量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以及能源自主的議題。

 相關報導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