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們連續第三年,用全球DORA指標,來盤點臺灣企業的DevOps能力,採用同一套標準,不只可以讓企業用來和臺灣同業、同產業的比較,更可以用來比較臺灣企業和全球企業的開發能力。

Google旗下的DevOps評估研究團隊DORA已經連續9年(今年正在進行第10年的調查),調查全球企業的DevOps能力。調查所用的這一套DORA指標,逐漸擴大涵蓋到更多面向,但其中,最核心的是用來衡量DevOps交付能力的四大指標,這是國際間最常用來衡量一家企業DevOps能力的指標。臺灣也越來越多企業用這個指標,來衡量自家IT團隊的開發能力,作為持續改進的參考。

iThome CIO大調查從2022年開始,採用同樣的網路自評,同樣的問題和答案選項,來問臺灣企業的IT主管,今年是第三年。企業DevOps交付能力的高低,與他們所面臨的挑戰大小相關,隨著越來越多企業擁抱雲原生技術,諸如微服務架構、容器化技術、跨雲多雲混合雲架構的採用率年年提高,微服務架構的企業採用率從去年的21.1%,今年底將增加到24.9%,K8s與容器技術的採用率從去年的25.4%,今年也增加到26.8%。多雲混合架構的企業採用率也從去年22.7%,今年增加到26.3%。

但是,企業所面臨的IT環境更多元,軟體開發複雜度、基礎架構資源的調度和維運考驗也比過去更嚴峻。這些挑戰,一方面驅使企業必須更積極擁抱DevOps等現代化開發工具來優化開發流程,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企業優化DevOps交付速度和品質的難度。從我們的CIO調查,可以觀察到企業擁抱IT現代化過程的迫切性和困難。

臺灣企業DevOps採用率從2022年底的19.4%,2023年底增加到23%,今年底更預估會繼續提高到25.6%,平均每四家企業就有一家要擁抱DevOps,今年又以金融業的DevOps採用率最高,預估達到40.7%,服務業和醫療業也高達3成。

不只越來越多企業擁抱DevOps,企業對於DevOps的能力也一年比一年更強,從臺灣企業DORA指標數據來看,今年達到卓越團隊等級的臺灣企業,達到6%,去年只有1.1%的企業達到這個國際水準,幾乎是五到六倍的成長,反映出臺灣企業快速跟上的現象。

從單項指標數據來看,臺灣企業關鍵AP的平均部署頻率,高達19.9%具備按需部署能力,比去年的14.3%提高了不少。在AP變更失敗率指標(高達49.5%企業的失敗率低於5%)和部署失敗後的平均復原時間(21.4%企業今年可在1小時內恢復),這兩項能力也明顯比去年有更多企業達到卓越團隊水準。只有更新準備時間的提升較少,如只有6.2%企業能在一小時內完成,比去年的5.4%略多一些。

部署頻率和更新準備時間可以反映出企業的團隊開發速度,而變更失敗率和平均復原時間則反映了企業軟體開發的品質和穩定性。臺灣企業在品質和穩定性上明顯的提升,而開發速度上,則偏重部署頻率的提升,考驗IT基礎架構資源調度與CD自動化能力的更新準備工作,則還有提升的空間。

不過,從今年調查中,可以看到近2成的臺灣企業,開始運用生成式AI來輔助軟體開發,26.3%企業用GAI撰寫開發文件,18.5%企業用來輔助程式碼撰寫,也有17.5%企業用於優化程式碼,這都有助於提高企業軟體開發的品質,也能加速企業軟體開發交互的速度,從今年臺灣企業DORA數據的提升,也能看到GAI效能開始發酵。

但這只是剛起步,而不是終點,隨著GAI輔助開發工具,越來越成熟,願意嘗試,懂得善用GAI輔助開發的企業,有機會再進一步加速自己的IT開發戰力,明年有機會看到更多臺灣企業達到DevOps卓越團隊的水準!

 相關報導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