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盈勛/iThome電腦報總主筆
具備能源概念的益通光能一上市就直衝近千元高價,成為臺灣股市新一代的股王,同時也帶動另一家太陽能電池公司茂迪的股價大幅上漲。在這種時刻,我們就會看到許多報章雜誌為我們剖析能源產業的趨勢,探討太陽能電池的商機,挖掘益通光能營運的奧秘。
知道這些新觀念、新機會和新趨勢有什麼用呢?對很多人來說,這答案似乎不證自明:工作者要知道趨勢,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投資者要知道趨勢,才明白錢要往哪擺;企業經營者要知道趨勢,下一步路才走得安穩。
弔詭的是,要有為者亦若是,開創像益通這樣的公司,賺得面額十元到近千這段最豐厚的報償,掌握趨勢能幫你的,很少。
益通光能的董事長吳世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他喜歡慢跑,每次摩托車呼嘯而過弄髒空氣,都讓他恨得牙癢癢的。這是他投入環境、能源產業的動機。
他十年前就做垃圾分類,家裡三天只丟一小包垃圾;他們全家都是環保義工,員工在公司內用竹筷吃飯還會被他訓斥,罰款當環保基金;他投入能源產業之初,全世界的太陽能電池公司沒有一家賺錢,但是即使股東反對,他仍執意要投入,因為「一開始不是要賺錢,這是理念,我剛好有能力去做」;吳世章現在著力的重點,則是之前壯志未酬的油電混合車,「這次一定要成功,就算沒賺錢我也要做下去」,吳世章說。這是信仰,不是趨勢。
是的,信仰,一種多數人早已丟棄、忘卻的東西。已故的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艾倫布崙(Allan Bloom)在1980年代寫過一本暢銷鉅著叫《封閉的美國心靈》(The Closing of American Mind)。在書中,布崙指出,他幹了幾十年的大學教授,最確定的一件事就是:幾乎所有讀過大學的人,不分左派右派、宗教信仰、膚色種族或是職業性別,都不再相信真理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
我們這個時代,少的是「非如此不可」,多的是「別樣也行」。如果連時間和空間都是相對的,如果真理也不過是語言建構起來的幻象,如果宗教也像感冒藥一樣只提供短期的療效,又怎能指望我們對愛情、事業與人生有熱情、有信仰?
沒有絕對的真理,也就沒有信仰。在我們的時代,對投資者來說,不管是塑膠產業、電子產業、生技產業或是能源產業,相對股價較高的,就是好產業;對經營者來說,相對報酬率較高的、回收較快的,就是好的投資;對工作者說,相對股票發得多,就是好的安身之所在。某種程度來說,你對一個產業的信仰與熱情,甚至還可能是你決策遲緩、行動猶疑的包袱。
但是視野宏遠的趨勢觀察者,不無可能在十數年前就體認到能源產業的重要性,卻恐怕很難堅持到當下的曙光乍現。因為趨勢太多,而不是太少。趨勢年年有,天天變,你選哪一個?如果它們只是相對的,如果你沒有信仰。
哲學家以薩柏林把知識份子和藝術家分成兩大類——狐狸型和刺蝟型,狐狸知道很多事,追尋很多的目標,刺蝟則只知道一件最重要的事,一生專心一致。我想,不管是投資你的人生、事業或是股票,投資客也有兩種——投資趨勢,或是投資信仰,趨勢是狐狸,而信仰是刺蝟。 在柏林眼中,刺蝟或狐狸並無好壞優劣之分。我們的人生會一無所成,常常是身為狐狸,儘想做刺蝟做的事。反之亦然。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4-11-25
2024-11-29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28
202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