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大型選舉逐漸逼近,「一切以民意」為依歸的說法又開始頻繁地在媒體與政治人物口中出現。在我們這個時代的氛圍之下,「民意既出,誰與爭鋒」絕對是毫不誇張的形容,「民主」、「多數決」等名詞被認為絲毫不能加以懷疑,而具有至高無上地位的價值,對任何人來說,被冠上「反民主」的指控,都是承擔不起的重擔與罪名。
民主制度對於許多問題來說是有效的解決方案,但是,民主制度並不完美,因此也就不能無限上綱。我們現在所施行的民主制度,或許稱之為「資本主義式」的民主更為恰當,它背後隱含了許多幽微、不曾明說但確實存在的價值,因而也就絕非是價值中立的。換句話說,資本主義會產生的毛病,往往是透過民主制度來具體實踐的。而這樣的制度上的不足與缺失,在我們面對與處理環境問題的時候最為突顯。
資本主義都是短視的,5年以後才會發生的事情稱之為「長期計畫」,至於10年或是更久以後才會面臨的事件或危機,則是幾近於被認定是「不會發生」或是「不需列入考慮」的。
因此,對於多數人來說,地球的石油資源可能會在數十年內消耗殆盡的問題,遠不及油價每年的漲跌起伏、以及油價對於股市的影響來得重要;地球暖化、海洋資源耗竭、或是臭氧層破洞這類的「慢性病」,也不過只是探索頻道的科普知識素材而已,而不是關乎人類生存的重大環境問題。
資本主義的民意趨向,經常是由電視臺的收視率高低來決定的。對於電視臺來說,「油價高漲,薪水沒漲,民眾的生活都快過不下去了」這種簡單的邏輯,自然是刺激收視率最有效的方式。
這種電視民主並不鼓勵我們仔細思考,生活快過不下去的那些人,可能正是我們的社會當中消耗能源最少的那批人,因此,油價由國家補貼,他們所能受益的程度也最少,真要搶救生活快過不下去的民眾,降低中低收入戶的租稅,或是直接給予他們生活的補貼,反而是更為有效的方式。
資本主義式的民主,經常是「原子化」的民主,不考慮民主決策的「外部性」問題。環境問題的決策,經常會是有利於有權參與決策的成員,但是卻無益、甚至有害於無權參與決策的多數人。蘇花高速公路如果興建,或許有利於蘇花地區的部分民眾,卻可能有害於臺灣總體環境的長遠發展;補殺鯨魚、砍伐熱帶雨林,或許有利於滿足某些國家民眾的口腹之欲或是地方經濟的發展,但是對於全球氣候、物種多樣性的危害,卻必須由全世界的人類(乃至於其他生物)來共同承擔。對於這一類的環境議題,該由誰、由多大範圍的人口來參與決策,資本主義式的民主都無法提供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
資本主義式的民主有其侷限性,當然並不是說我們要倒過來支持獨裁專制。而是,我們如果希望我們現有的生活方式能夠永續下去,乃至於有更好的未來,我們運用民主制度的方式就應該更成熟、更謹慎、更深思熟慮些。
許多過去我們認為遠在天邊的環境危機,只要我們願意從習以為常的短視中稍稍抬起頭,放大觀察問題的視野時,就會發現這些危機實則已經來到我們面前。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4-11-20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8
2024-11-12
2024-11-14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