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馬英九總統展開「太誼專案」,出訪南太平洋友邦,攜帶的伴手禮是國產HTC手機,不僅能照相、聽音樂和上網,還有電影和衛星導航,要讓友邦元首體驗臺灣人一手打造、功能先進的科技精品。
馬總統積極宣揚國貨、推廣臺灣品牌,動機甚好,然而在滿腔熱情的背後,隱藏著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除了總統的一次出訪,國家還有怎樣的配套措施,能將臺灣廠商自豪的商品計畫性、系統性地行銷出去,為臺灣社會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
探討國產品牌之前,先看看南韓三星手機:政府傾國之力扶植產業,人民更是上下一心、愛用國貨,有國家做後盾的品牌戰,可謂兵肥馬壯,焉能不迢迢領先群雄、將競爭對手殺得片甲不留?比起三星,HTC的品牌之路就顯得艱辛多舛。2006年,HTC宣布降低代工比重、以品牌為主要訴求,分析師爭相撻伐,市場紛紛看空。儘管股價腰斬,HTC仍挺直腰桿硬撐,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以創新為己任,矢志打造足與蘋果iPhone相抗衡的智慧型手機,建立能替臺灣爭光的品牌。好不容易撐到今天,總統也覺得HTC產品夠具代表性、值得用來送給友邦元首當伴手禮了,然後呢?政府可有更具體的措施,將臺灣品牌發揚光大?
我們寧願相信,政府許多主張,立意都是積極正面的,如兩兆雙星國家型計畫、六大新興產業的推動,確與臺灣經濟發展、文化傳承及社會進步緊緊相繫。可惜的是,口號喊了、政令下達了,參與的人員看似忙得雞飛狗跳,卻常流於「見樹不見林」、「治標不治本」的瞎忙。大把銀票燒了,人民卻看不見實質效果。類似的戲碼一再上演,形成惡性循環,臺灣的生命力遂在不知不覺中消耗殆盡。
站在管理的角度剖析,問題癥結其實顯而易見:站在制高點的管理者,普遍欠缺整體策略觀,選不出對的人來做對的事,如倫敦商學院策略與國際管理學教授馬凱斯(Constantinos Markides)所言:「最常犯的策略錯誤,便是無法做出清楚正確的抉擇。」企業經理人缺乏策略觀,公司便會被競爭對手淘汰;政府經理人缺乏策略觀,策畫不出長遠的發展藍圖,國家也將逐漸失去競爭力。
拿某個結合人文、科技的國家型計畫來說,計畫進行至二期後半,已邁入成果驗收階段,政府高層頗期待至今累積的成果,能透過更有效的方式加以行銷,服務臺灣甚至全球各地民眾。
要「行銷」,自然得找懂行銷、有經營管理概念的人來主事,偏偏計畫主持人一換再換,幾乎跳脫不出歷史、哲學、考古等領域的學者,他們慣於埋首研究,不曾受過策略管理的相關訓練,計畫方針應如何擬定、眾多分項該怎樣整合,不在他們關切的範疇之內,亦體認不出其迫切性。主持人躲在自己的象牙塔,重學術而輕策略管理,導致計畫內部營運窒礙重重,對外則永遠也達不到成功的「行銷」。
不幸的是,儘管此類現象早已不是秘密,卻遲遲不曾獲得改善。尸位素餐的政府經理人大有人在,有些像鴕鳥一樣逃避現實、假裝看不見問題,有些表現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有些甚至根本不曉得問題出在哪兒。
事實上,啟動每一項計畫之前,皆應導入策略思維。整體策略之於計畫成敗,可不只是錦上添花,而是不可或缺的關鍵。缺乏整體策略,已是許多政府經理人的通病,初時以為無憂,日積月累下來,卻會導致大筆公帑的浪費,連帶造成國家規模的內傷。方孝孺在<指喻>裡提到:「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而終為大患;始以為不足治,而終至於不可為。」
以為「不足治」,最終淪於「不可為」,不該是國家政策的宿命。要避免病入膏肓,就必須「早謀於醫」,勇敢尋求協助,甚至藉助外力,方能解決鬱積已久的症候。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5-01-15
2025-01-13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