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國人的角度來看華人,有些事情對他們來說有點大驚小怪。其中最有趣的,甚至論文中都會提到的是「guanxi」,就是我們常講的「關係」。可是明明有個英文字叫做「relationship」,為何要用這種漢語拼音的方式特地提點出來呢?雖然論文中說,因為英文的relationship不足以描述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我想國外很多事情也差不多都是靠關係,與華人的差異應該是在於「關係」的影響力與處理事情的順位。國外的關係可能只能幫我們帶到門口,接下來都要靠自己本事,但華人的關係不只如此,可影響處理事情的先後次序,甚至是決定交易的成敗。大家會比較習慣用人脈來形容每個人的人際關係,但是我們都知道,有更堅強的人脈關係是透過同學、同儕、同鄉來建立的。

話說同學,只要同一個學校就可以彼此提攜,也比較有信任感,例如臺大幫、交大幫之類的,由於校風不同,影響彼此的行事風格,也會影響合作的默契。學長學弟關係類似於日本的前輩晚輩關係,在公司裡面當然要靠學長來罩,同時也要努力幫學長做事,這樣就形成了「鐵」的合作關係。當然,同校比不上同系,同系又比不上同班,同班也比不上同一個寢室。我的長輩就說,學校是一種標籤,決定了未來職業生涯的命運。在我們還不認識一個人之前,難免會用學校來評估這個人的能力。

同儕的關係是建立在彼此對於專業程度的認同,在公司裡面,我們往往會有一些臭味相投的朋友,有些是因為彼此無利害關係,有些則是因為對於彼此的專業感到敬重,所以才聚在一起。雖然日後分開到不同的公司,也都往往會彼此有個照應。我們常建議晚輩,職業生涯之中總是要有一兩次待在大公司的經驗,除了看看規模與制度的運作,最重要的是貼上第二張標籤,未來可能會遇到很多跟這個公司有關的人,甚至是從同一個公司出來的,能讓彼此在還沒有合作之前就會感覺到信任。缺乏好學校的標籤並不重要,我們還有機會貼上第二張好公司的標籤。在我們拿到一張履歷表的時候,會從這個人待過的公司來看這個人的實力,待過好的大的公司,就會加分。日後不管換到別的公司或者經營自己的事業,這張標籤或多或少都派得上用場。

要說到同鄉,其實就是講同一種方言的人,例如大陸的臺商、港商、溫商、浙商……等。這種關係說來很奇妙,明明不會比其他講同一種語言的人親近多少,也沒有理由說講同一種方言就不會被騙,但是同鄉就是會有一種比較親近的感覺。同樣的,在同一個省、縣市、街……距離越近就越親。不過這也沒有特別的準則,但我知道在一個大團體裡面,例如工廠,還是得要避免同鄉聚眾的問題,因為有歷史以來,似乎只有同鄉在一起才會產生「暴力」的可能性,這種類似民族主義的情感,很容易點燃,也就因此往往成為管理上必須要注意的問題呢!

所謂的人脈經營,並不是要照顧好上面這三種關係,而是要從自己出發,先有實力,上面三種關係才有用。因為當我們要別人挺我們的時候,別人會先想:「如果這傢伙是扶不起的阿斗,那我就會被牽連了!」所以如果自己沒有實力,別人也不會願意相挺,或者被害一兩次就敬鬼神而遠之了。實力可以解釋成自身的專業、能力與人格,以及所屬組織所構成的影響力網,如果我們發現大多數的人脈是因為別人看在我們所屬的組織而建立的,這種人脈會因為我們離開組織而逐漸散去。但是如果是因為我們的專業、能力與人格被敬重,這種人脈會比較長遠,事實上在這個社會,有很多老闆與主管不停地在尋找這樣的人,並且給予他們機會。所以對一個還沒有發跡,或者覺得自己成就仍然不足的人來說,不停地累積專業、學歷、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否則機會來的時候,可能也抓不住。

人們會重視這三種關係,不外乎是因為信任,同學是同一個學校生產出來的,信任的是學校的品牌,相對的,同鄉與同儕也都是。而且,很多企業的主管也都是以同樣的角度來錄取員工,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有80%透過這三種關係而建立起來的團隊比較堅強,也比較能產生默契,並且願意同甘共苦。

不過時代一直在改變,透過這三種關係來評斷一個人,有時難免成為粗糙的思考模式,也往往有預期心態導致後續不正確的結論。或許我們透過這三種關係可以建立很好的組織以及很好的客戶關係,不過我們仍得時時刻刻注意自己是否因此局限了好的人才、客戶或供應商,畢竟關係親密有些話就難講,有些事情就難做,等到弊端發生時再來試圖切斷,越密切的關係反而會造成越深的反彈與怨恨。很多領導者都提到,不管是這三種關係也好,八國聯軍也好,都不如「同心」重要;所以管理者與領導者,真正該思考的是,自己花了多少時間與努力讓團隊「同心」,而不是單單只靠一廂情願的信任關係而已。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