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三年,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都會舉辦一次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這算是一種考試,針對15歲的學生舉辦。2009年上海學生總成績全球第一,這讓當時的華爾街日報討論區爭辯了兩個月,爭辯的問題我想大家都知道:中國學生能力最好,但美國學生最會賺錢。事實上沒有人有辦法三言兩語回答這個問題,甚至在某些角度看起來,這個問題有點像是橘子比蘋果,比較的基礎差異太大。
我曾經看過一本外文書,其中提到「利用者獲利」這個價值觀,意思是說,大部分事業成功的人,是「設備」或「裝置」的利用者,而不是製造者。例如網際網路,當然製造設備的幾個公司賺了錢,但是真正賺錢的,是利用網路建立商業模式的網站。或者,我們看到汽車廠製造汽車賺了錢,但實際上利用汽車這個商品來銷售服務、維修、耗材的經銷商才真正賺了錢。回頭想想,我們總是想要製造什麼東西來賺錢,在我們的價值觀裡面,賺錢要靠「生產」來產生,左手右手一定至少要抓住什麼東西;但是「利用者獲利」的觀念告訴我們,只要能「利用」該商品的價值,就能夠獲利。
微笑曲線是我們常常用來解釋所謂產品獲利的模型,微笑的兩端是賺最多的,中間是賺最少的。例如供應原物料的日本、美國廠商賺最多,價格很硬、死不肯降價;中間付出勞力進行設計、製造、組裝的臺灣大陸廠商賺很少,因為下游砍價,上游不肯降價,於是無奈地自己想辦法削減成本。「這是因為我們常看事情的表面,常用經驗與感受來決定事情」,長輩說,「所以我們需要做點東西來賺錢,這樣才安心!」是的,為了要「賺得心安理得」,所以我們只能賺合理的錢?
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子的,關於財務,我們常說獲利越大,風險就越大,微笑曲線的兩端其實擁有的風險相對比較高,我們不是沒有人去嘗試,而是很多人都失敗而消失了。產品的最前端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與品質的改良,後端則需要面對通路建置的成本,還有庫存的控制,相對於中間比較容易收斂的管理財,算是難賺多了。
有人說,這是因為思考模式不同的關係,在美國,創業者思考的是全世界的東西,在臺灣,思考的就只是區域性的東西。這樣講其實有點武斷,因為英文是世界性的語言,以英文為母語的市場太大了,所以其實就算只想做美國區域性的產品,也會發展成為世界性的,就像好萊塢的電影即使很少考慮到其他文化的觀眾,但是大家就是會接受、會買票去看。一位在大陸多所大學任教過的老師,有一門課要大家練習創業寫計畫書,他在大陸教學多年,幾乎不曾見過大陸學生寫「代工」類型的商業模式,都是創立品牌。但是這門課在臺灣,有60%以上的學生寫「代工」。分析的結果發現,因為市場規模決定了初衷,由於臺灣市場規模太小,所以發展國際的模式就不知不覺走向代工(也因為有很多成功的前例),大陸的學生沒有見過代工模式,加上市場大,所以都選擇創立品牌。
對於人性的理解,也是成功的重要模式。成功的創業家都是「人性」的成功利用者:Nokia常說「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Facebook成立的原因源自於「把妹」的需求,Google成功的原因在於「尋找」的需求……利用人性,成了獲利的關鍵。我認識的很多人都認為,只要是利用人性而形成的商業模式,應該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當然要「放之四海」也需要有龐大的財務支持,這也就是為何一個國家的市場規模大小,決定了其世界性品牌的多寡,如果自身市場夠大,相同模式的企業到最後應該都是所在市場大者勝出。
利用稀有資源也是商業成功模式的典範之一,好的店面算是稀有資源,石油的開採也算是,這些常常都是先占到的人就有制高點,利用這些制高點產生的商業可以有很高的獲利,因為需求一直都在。
有一次我跟朋友去參觀一項新技術的設備製造商,回程的途中朋友一直很興奮地說:「我們可以做一臺比他們更好的機器,你看他們用的技術其實不是很自動化,還需要很多人工,設備也比較耗電。」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因為這個產品都還不知道賣不賣得出去。賣其實不會比做還簡單,每個sales都會經歷過「不曉得訂單在哪裡?」的煎熬,但是只要建立起通路,開發好人脈,就會苦盡甘來。製造呢?雖然直覺上技術上知道該怎樣做,可是當工廠設立了,機器買來了,工人召集了,我們就有可能要被這些因素給制約了。得想清楚、算清楚自己有多少資源,從哪裡開始會比較好。是先賣了之後再找客戶找錢?還是邊做邊找客戶?還是客戶已經有了想法只要代工製造就可以?
為了尋求價值的創造,很多企業家從通路或品牌擴展到製造,也有很多人從製造延伸到通路或品牌,唯一不變的是,都要得先想辦法立於不敗之地,也就是先撈到第一桶金才行。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4-11-29
2024-12-02
2024-11-30
2024-12-02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