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我們習以為常、但別人卻不知道的事情;而別人認為是常識的事情,我們卻模模糊糊。於是,溝通變成了一門學問。如果沒有注意比對發出訊息者與接受方之間的損失率,大多數的人都認為我們已經把想法100%地傳遞給對方了。事實上當然不是如此,溝通是很微妙的,例如某提神飲料說喝了可以「恢復疲勞」,從廣告的角度上這可能是一個不錯的溝通,可是從字義上來看,國文老師會說,應該是「恢復精神」或「消除疲勞」吧?可是如果廣告詞是「恢復精神」,效果可能不如「恢復疲勞」,因為傳遞時的衰減程度前者會比較大。

這不是大家國文能力差,而是引人注意的點不同,留下的印象深度也不同。行銷上有所謂的AIDA(Attention,Interest,Desire,Action)原則,這種算是無衰減甚至強化訊息的傳遞方式,接收端的人不但得到資訊,也引發想像與衝動,進而馬上採取行動。領導者的溝通在某些成分上會有這種現象,一個引人注意的願景,讓員工們願意持續投入,同時透過正確的行動產生良性循環,進而相信並且持續投入下去。為了吸引注意,言語上就不一定會符合文法或者表面字義,反而是把聽眾與觀眾所在意或理解的「點」放大;政治人物與大眾傳播媒體所帶來的就是這樣子的強烈訊號。但是超過100%的無衰減甚至刻意放大有很強的副作用,就是期待落空時,失望的反應是很劇烈的,也會讓溝通者失去信用。

適當控制溝通的力道是主管需要深入學習的,企業組織越來越龐大的時候,對內所產生的服務與溝通會越來越多。最近認識一個國際大公司的PM,他說他們公司的總部在美國的小鎮,鎮上居民有七千多名就業人口,其中三千人是公司員工,另外四千人是來服務這三千人的。軍隊打仗也是如此,後勤動員的人力與物力,可能是數倍於直接在戰場上廝殺的人數。越有效率、越明確的溝通,才有辦法打勝仗。

要達到百分之百的無衰減溝通傳遞,問問題是一個好方法。我曾遇到一個賣童書的推銷員,他先請我看了一段童書的內容,然後問我幾個問題,本來我認為看完內容我就都懂了,可是他問的問題我卻答不好。推銷員說,要讓對方學得快,記得牢,就要問問題。有位政大教授說,以前他在國外上課時,老師喜歡cold call,也就是冷不防地隨便點一個學生來問問題,結果他到現在對於當時的問題內容都還有印象。以前我拜訪一位上市公司的老闆,剛好遇到主管進來請示事情,當他裁示之後,他會問主管:「你可不可以告訴我你會怎麼做?如果現在回答不出來,你可以告訴我要多少時間給你思考?想好了再來找我。」給了原則與方向,當場確認溝通傳遞的百分比,再來調整,這是一個可以確保訊息正確傳達的方法。主管不一定有辦法事必躬親,但是透過反饋的方式,在執行之前溝通好執行的方式,而不是做了之後再來看結果,會有效率也節省費用。

One by one法則也很重要。有時候我們為了效率,一封E-mail中寫了好幾件事情,結果對方可能因此而混淆或者漏掉了,導致我們只能再溝通一遍;或是當主管問:「這件事情怎麼還沒有處理?」常常為了急,省去反覆溝通與推敲的時間,本來該三家議價的乾脆就一家報價拿三張估價單,先交差了事。再來一遍的effort是很大的,曾經有個大老闆跟我說,員工最討厭的事情不是增加工作,而是「事情做錯之後再來一遍」。事情為什麼會做錯?專家說,80%都在溝通。《三國演義》裡面孔明只給了趙雲三個錦囊,趙雲為什麼可以保護劉備去東吳娶親還讓孫權賠了夫人又折兵?其中80%的細節與沙盤推演,可能孔明與趙雲都在出發前談好了。

主管必須要忍耐「心理上的不爽快」,有些事情必須要自己蒐集資訊、反覆推敲,因為「自己跟自己溝通最快」。等到收斂到一定程度,需要有實際執行動作或者實驗評估時,再來交代給部屬,效果會比較好。否則一個案子大量的溝通,這中間的衰減有可能會非常巨大,本來我們以為同仁會學到事情,結果反而演變成部屬心理挫折與士氣低落的局面。由於溝通會有衰減,我們得去衡量一件事情的「溝通足跡」(也就是透過幾層的溝通),即使每一層只有0.9的衰減,三層下來也只剩下0.7的結果。這也就是大象為什麼不容易跳舞?恐龍為什麼反應慢的原因。要嘛減少層次,要嘛減少衰減程度,要嘛就沙盤推演之後再交待下去,還是要像賈伯斯一樣不厭其煩地說服?

要確保溝通的明確度,或者要了解決策洗鍊到什麼程度才來溝通,有一個肯德基法則(KFC,Know, Feel, Commit),我們必須要先思考,或者寫下來,溝通的目的是要讓對方知道什麼?(任務、實驗?)有什麼樣的感覺?(壓力、快樂?)以及會願意承諾什麼?(公事公辦、點到為止?)套句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的名言:「管理就是不要有surprise!」適當控制衰減幅度,會是減少surprise最有效的方法。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