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張臺灣的大學學費應由「市場機制」決定,是個假議題。臺灣大學的設立與發展方向幾乎由政府一手主導,就跟臺灣的電價問題一樣,主要由國營企業供給的電力,何來市場機制可言?供給與需求並非市場法則,卻獨獨宣稱價格應該由市場決定,實則不過主事者妝點其既定政策的說法而已。
大學教育是一項成本高昂的投資,不是政府買單(也就是納稅人),就是就學者付費,這是所有討論的起點。調漲大學學費能否改善大學教育品質?現階段而言,我相當懷疑這一點。一來,如同我在前面提到的,我們並不知大學多收的學費,是否真的是用在學生身上,因為多數大學的營運並不透明(有多少學生真的知道自己念的學校的營運狀況?)。更何況,我們的教育部長其實已明確表示,明年開放讓大學自訂調漲學費與否與額度以後,將減少對國立大學的補助。這也就是說,這樣的學費調漲,將只是掏錢付費的從左口袋換成右口袋,由政府出錢改為你自己買單而已,與教育品質關係不大。
追根究底,這一切都跟政府的財政困難、教育經費連年緊縮有關。同一個政府,為何油電與大學學費可以凍漲多年,現在卻搬出「市場機制」,宣稱非漲不可?因為我們國家的財政狀況,已越來越無力補貼凍漲所帶來的虧損。而指望擴大稅基藉以改善財務結構,光看這一次試圖開徵證所稅所面臨的強大阻力,就知道這是一項幾乎不可能的任務。
政府發放教育券給中低收入家庭子女,讓他們可以自由選擇想要就讀的大學,或許是解決目前大學學費爭議,又能兼顧政府財政困難的作法。目前政府補助大學教育的方式,是透過各種名目補貼大學經費,「間接」達到支援求學者的目的。這種補貼方式或許全球皆然,但是臺灣的大學處境卻大不相同。歐洲的大學多數為公立大學,入學僅收取非常低廉的學費(英國除外,雖然英國大學多數也是國立大學),不分貧富,人人都可以享用這項福利。對歐洲人來說,補助大學學費是社會福利的一環;美國的大學則是真正的多元選擇,五六千所大學燕瘦環肥任君挑選,頂級教育便有頂級收費。
在臺灣,我們卻是有的還要給他更多,沒有的任其自生自滅,私立大學學生來自弱勢家庭比重遠高於國立大學,得到的政府補助卻只是國立大學學生的零頭。如果我們直接發放教育券給中低收入家庭子女,一方面可以避免目前以校為單位的補助方式,讓許多高收入家庭子女也享有政府的高額補貼,徒增政府的財政負擔,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弱勢家庭子女不會因為學業成績相對欠佳,卻因為經濟因素錯失了接受大學教育的機會。
學費漲或不漲,並非臺灣的大學教育改革的關鍵議題。學費不漲,弱勢家庭子女年年攀高的助學貸款餘額也無法緩解;學費就算漲,許多大學逐年擴大的財務缺口也無法靠這樣的杯水車薪弭平缺口。
我們的大學教育,需要的是更為根本性的變革。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2024-11-18
2024-11-20
2024-11-15
2024-11-15
2024-11-12
2024-11-14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