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了幾本關於「時間利用」的書,大都提到要盡量避免把時間零碎使用,不要做雜事,把一整天最精華的時間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講是這樣子講,做起來可不容易,因為人性有「好逸惡勞」的傾向。書上都說要先做「重要的」,但是萬一重要的事情是我們不喜歡的呢?萬一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就是會有很多人來催的呢?許多人加班是為了晚上留下來處理「自己的事情」,因為白天都把時間花在處理「跟別人有關的事情」上面了,想要好好利用時間都不行。

雜事對於效率,還有長遠的時間價值都有很大的衝擊,但我們往往無法從雜事之中脫身。「切換成本」則是雜事衍生出來的一大問題,也就是從一件事情切換到另外一件事情所花費的時間。不要覺得這個時間不多,根據國外機構的統計,一般員工花費在「切換」的時間,大約占了正常工作時間的30%~40%。這也說明了為何營造一個「專心」的環境這件事很重要,因為大多數的人可能在瞎忙。一件事情的外部連結越多,瞎忙的機率就越大。因此績效高的主管會特別注意並降低員工手上任務的外部連結數量,才能確保員工能準時產出高品質產品。

但是我們在錙銖必較的成本削減概念下,反而認為能讓員工接下最多的工作就越划算。這種思維不能說是錯誤,可是也不能給予肯定,因為事情做多了不代表就有競爭力,甚至為了做這麼多事情,還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因而提高了成本。再者,事情太多員工便無法分出輕重緩急,結果造成重要事情反被延誤的現象。想出工作,發派工作,再想出更多工作的指派任務模式很簡單;而反過來,先從市場面來評估,抓出可行性與價值高的專案,再回來想怎樣安排任務來達成的模式難度高,所以我們不想這樣做。過去的社會高度發展,因此前者與後者的經營效益差異不大;時至今日,商業模式大多高度成熟,套利空間已經非常少,後者的經營績效就會比前者高。

我們還是喜歡勤勞工作的,但這個勤勞其實就可能有30%在做雜事,也就是做了跟不做對於獲利幾乎都沒有正相關的事情。基於種種的因素,雜事就像一個黑洞,有絕大的引力把我們拉過去。企管顧問便有如此一說「如果想要成功,必須要克服習慣的引力。」聽說從前美國鋼鐵大王洛克斐勒在事業高度擴充時遭遇瓶頸,所有中高階主管都被太多瑣事困住,因此他高額懸賞解決方案。終於有一個人來應徵,她建議:員工每天下班前,花5分鐘寫下隔天上班要優先處理最重要的3件事情,並在隔天確實執行。果然問題減少,大家也都能專心,因為下班前列出的三件事情不多,但員工晚上有時間持續思考,隔天來執行的品質就好多了。每天改善一點點,一年下來的進步就非常大。

雜事必須要被減少與收斂,如果執行任何任務都是殺雞用牛刀,就會落入:「獲利永遠追不過薪水」的論調,因為只要開始賺錢事情就多,多了就加人力來解決,然後又把獲利侵蝕了。畢竟要讓果實長好,我們得忍痛剪掉一些果實與枝葉,因為養分(資源)就這麼多,得集中起來才行,試著把不必要做的,一個人可以做就不要兩個人去做的事情修剪修剪,讓事情的分枝少了,大家的精力才能更集中。當然我們會擔心,萬一把獲利最高的那條路給剪掉了呢?這就是經營管理者需要集中心力去思考的地方了,「收斂是經營者常常要記在心上的一件事情」,最近認識的一個專業經理人說,「其實員工在執行過程中是很容易發散的。」我們大多數的時間可能花在讓執行任務的同仁保持在正確的方向上,這不一定是執行者的能力問題,而可能是有很多方向需要我們做決定,或者紛亂的頭緒需要決策者理清楚。即使是執行者自己,還是要有足夠的收斂能力,才有辦法在專案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雜事除了會讓執行者煩躁之外,也會讓執行者忘記了哪些是重點,哪些是比較有價值的地方,同時也讓執行者忘了冷靜地思考。但我們不能因此就特別安插人力來做雜事,因為許多雜事往往是因為一件事情被分割成許多小塊之後,導致「權責」不一致,「位置」不正確所造成。例如矩陣式組織就會有因為權責不一致所造成的「冗餘溝通」以及「冗餘會議」的情況。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讓整個團隊空轉了。

勤能補拙,不是指要用雜事來展現勤勞。良好的溝通與互動,建立默契與節奏,還有方便的IT運用,都是避免形成雜事黑洞的方式。歸根究底,還是要當事人能夠自己克制挑軟柿子吃的習慣,按照事情的重要性順序執行,沒必要的雜事甚至可以不執行。有人說,公園裡面只要不放垃圾桶,就不會有垃圾產生。同樣的道理,是不是沒必要的雜事不去做,未來就不會有節外生枝的瑣事纏身?企業在算成本的時候,往往只會算看得到的,但卻沒有去想過,怎樣把員工因為雜事干擾而蒸發的那30%效率拿回來。

專欄作者

熱門新聞

Advertisement